教育路上

全国站> 院校查询> 北京985工程 >海淀985工程 > 北京师范大学
完善信息
填写需要向学校咨询的信息关闭
我们审核后推送到学校留言区域

姓      名:

来自城市:

留      言: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北京师范大学

学校类型:985工程 所在省市:北京市 北京市 海淀区 院校级别:无 办学性质:公办 访问次数:196103 次

985工程类型隶属教委公办性质
北京师范大学

院系设置院系介绍 返回

发布时间:2010-06-12 浏览次数:1580

提供北京师范大学怎么样,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招生电话,北京师范大学地址,招生简章,学费收费,是几本,简介,好专业,教务处电话等相关信息!隶属部门:教委,学校类型:985工程,所在省市:北京市 北京市 海淀区,学校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如果需要咨询电话等其他信息敬请留意下方内容。

 

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国家高级教育学术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重大教育政策咨询中心。
教育学部由原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院、教育技术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联合国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等教育学科相关单位组成。学部目前下设14个院系所。
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全国最早设立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学科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多年来位居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学部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
教育学部现有教师203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73人,87%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一批成就卓著、在全国乃至国际教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教育学家,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同时还有一大批具有实力和创造性的中青年教育学专家,如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张斌贤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石中英等。他们构成了中国教育科学的中坚力量。
教育学部以打造精品本科,培养中国教育学界的后备人才为宗旨。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部注重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其中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十一五”规划教材33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1项。
教育学部的科学研究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近5年,学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近700项,经费总额已逾1亿元;发表论文4000余篇;出版的著作、教材有400余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近50项。代表性成果有: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2卷)和《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黄济、王策三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论》;王炳照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史》(8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等。
学部已同11所国外著名大学签订了多边或双边合作协议,每年有数十位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部讲学及进行科研合作,每年召开多次高水平国际会议,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为本科教育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学部现有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5个本科专业。
教育学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教育基本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能力、熟悉中外教育发展史和国内外教育改革最新进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教育学专门人才、教育行政人员、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人员以及教育新闻、出版和媒体开发的专业工作者。
主要课程:教育统计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管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比较教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伦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
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教育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统计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管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比较教育、组织行为学、教育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经济学、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学校管理实务。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具备扎实的人文、社会、教育与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全面的学前教育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适教乐教、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管理、宣传和康复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统计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管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管理学、学前游戏论、比较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专业
培养具有广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修养、综合素质优良、专业基础厚实、富有创新精神、适教乐教、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一定研究潜能的优秀特殊教育教师,可以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康复服务及相关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教育统计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管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比较教育、言语与语言训练、学习障碍儿童教育、特殊教育医学基础、特殊教育导论、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特殊儿童行为管理。
教育技术学专业
含教育技术学与教育信息工程两个专业方向。
教育技术学方向。
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系统利用各种技术与资源促进人类学习,使其能在各类教育部门、教育产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设计、开发、评价、管理、培训和学科教学等工作。
主要课程:教学设计、远程教育学、媒体理论与实践、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计算机与网络的教育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等。
教育信息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教育信息管理与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撑环境建设人才,使其能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以及教育信息管理等有关的工作。
主要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技术、网页与动画制作、软件工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教育技术学、远程教育学、媒体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视频制作、电视原理、教育电视系统、电声系统、摄影技术与艺术等。
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国家教育系统中享有良好的社会声望。毕业生中有30%以上直接推荐到本校及其他全国重点高校免试攻读硕士学位,30%出国留学或考取公务员,其他在各级各类学校、政府机关、企业、公司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4098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是融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院,学院下设三个系: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系和社会学系。学院拥有1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另设有1个杂志社。
学院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雄厚。专任教师中有26名教授,14名副教授,教师中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目前承担国家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4个,承担教改项目34项。
设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
学院旨在培养人格健全、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现代型普适性人才。在此前提下,按照学生的专业兴趣把他们培养成有一定学术水准的哲学、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有积极开放、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
哲学专业
主要课程:逻辑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现当代中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现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人的哲学、价值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专题、中国哲学原著选读、外国哲学专题、外国哲学原著选读、数理逻辑、中外逻辑史、中外伦理思想史、应用伦理学、中外美学史、时尚美学、基督教概论、佛教概论、道教概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思想史等。
毕业生去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党政机关公务员、新闻工作者、编辑、宣传与理论工作者、教师、机构管理人员。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德育学、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美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政治课程创新论、政治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专题、当代政治思潮、公共政策概论、行政学前沿、比较德育、文化学、公共关系学、应用伦理学、宗教学、时尚美学、中外教育思想史、中外管理思想史、中外经济思想史、教育心理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等。
毕业生去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党政机关公务员、新闻工作者、编辑、宣传与理论工作者、教师、机构管理人员。
社会工作专业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福利思想、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学、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学校社会工作学、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统计学、宗教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性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研究、社会现代化研究、国外社会学学说、社区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spss)等。
毕业生去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党政机关(特别是民政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公务员、慈善机构与民间组织管理人员、新闻工作者、编辑、宣传与理论工作者、教师、企业人力资源与公共关系管理人员、市场调查与分析人员等。
咨询电话: 010-5880779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学和科研力量雄厚。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MBA(工商管理硕士),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并被批准为教育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和教改项目,在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享有盛誉,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在欧洲权威商学院排名机构Eduniversal公布的2009年度全球1000所最佳商学院中,北师大经管学院位列中国顶级商学院第12位,荣获三棵棕榈树奖。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6人,讲师16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京师学者特聘教授等。在庆祝建国60周年评选出的“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中,陶大镛教授和李实教授膺选,当选数量位居全国经济类院系前茅。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吴敬琏等50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为学院兼职教授和校外导师。
学院高度重视培养国际型经济和管理人才,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奥地利、丹麦、挪威、韩国等多国学术研究机构和著名学府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目前接受了近200名外国留学生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并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提供赴国外大学学习和赴美国迪斯尼公司、华盛顿中心等境外公司开展专业实习的机会。
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和会计学6个本科生专业。经济学专业招收实验班,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按宽口径招生,前期打通培养,1年后,根据学生兴趣,进行专业分流,实现专业培养。
经济学专业
为教育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实行厚基础、高素质、学术研究取向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教育,培养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发展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
毕业生去向:保送或报考或赴境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研究机构和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该专业将提供各种条件鼓励学生在学期间进行海外学习和海外实践,培养能在经济贸易部门、中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以及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复合型高等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国际投资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服务贸易、商务英语函电等。
毕业生去向:保送或报考或赴境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在外资和合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金融学专业
培养熟悉中外金融制度、政策和法规,能够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工作,在企业从事融资和投资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和研究部门从事金融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市场学、金融学基础、投资学、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公司融资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等。
毕业生去向:保送或报考或赴境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金融财会部门从事实际业务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具有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经济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基本技能的高等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会计学、统计学、广告学等。
毕业生去向:保送或报考或赴境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中资和合资企业、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以及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策划、调研和咨询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
培养具备理解和感知新的电子商务机会与策略的视野与思维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法律、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多媒体应用技术与WEB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网络程序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等。
毕业生去向:保送或报考或赴境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从事电子商务实际业务管理、策划、调研、咨询以及研究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电子政务管理工作,以及从事办公自动化应用和网站建设等工作。
会计学专业
培养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理培养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金融证券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从事实际会计工作或研究工作的高等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法、税务会计、审计学、财务分析、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等。
毕业生去向:保送或报考或赴境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能够在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相关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6890
法学院
法学学科是北师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学科。凭借学校浓郁的文史底蕴,优良的育人环境,法学院努力践行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
法学学科拥有一支高起点、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在79位专任教师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荣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者3人,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获得者1人。刑法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刑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教师结构上,教授27人、副教授23人,讲师29人。其中,95%以上的教师拥有国内外一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同时,学院还从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型领导中聘请了近80名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
法学院下设基础理论法学、宪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事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与环境资源法学等七个教研中心。以教研中心为平台,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教学、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法学院现设有法学本科专业,法理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4个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招收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宪法学、民商法学以及法制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还拥有刑法学和诉讼法学方向的博士后招收权限,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法学院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了十余个包括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在内的多样性、多功能、开放型的专业实习基地,创建了以专业实习为中心,以其他实践性教学活动为辅助的多样化的法学实践课程体系。
法学专业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崇高的法律信仰,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中国法制史、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学、商法总论、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专业必修课程,以及西方法律思想史、比较法律文化、合同法、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金融法、证券法、比较民商法、环境保护法、财政税收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仲裁法、犯罪学、外国刑法、证据法、国际金融法、法律文书写作、模拟法庭实验、律师实务、法律诊所等专业选修课程。
毕业生去向: 近半数毕业生保送和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余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公、检、法、司法行政等部门及法律服务机构从事各项法律实务工作、法学理论研究以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2748
心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心理学院,下设应用认知与心理测评研究所、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教育心理学研究所、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研究所、组织发展与管理心理研究所。
心理学院是国内心理学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具有雄厚的科研与教学实力;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拥有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认知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内最先进的心理学基础教学实验室,具备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
现有教授33人,副教授29人。其中,十几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专业机构或学会中担任重要职务。学院科学研究和教学成果丰硕,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项目、973项目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重点项目60余项,主持3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到位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名师奖1人、十佳师德标兵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以及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
设有心理学本科专业。
心理学专业
按院系实行宽口径招生,前期打通培养,经过两年学习后,根据学生可个人志愿选择分流到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等专业方向学习。基础心理学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心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向旨在培养能在教育、医疗、党政机关、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机构从事教学、咨询与辅导等工作的专业人才。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方向旨在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市场调查等机构从事人事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体系设计等工作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主要基础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SPSS应用、心理学研究实践等。基础心理学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心理实验技术、青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心理咨询导论、心理咨询实践、健康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生涯规划与辅导、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社会调查方法等。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的发展机会与就业前景十分看好。5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其余则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综合医院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8866
体育与运动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体育院系之一,初创于1917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2年在原体育系和公共体育教研部的基础上成立学院,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执委、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教授任名誉院长。
体育与运动学院现已成为我国体育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其综合实力在全国体育学科名列前茅。学院下设体育学系、运动学系、体育与健康系、体育人文科学研究所和体育教育研究所;其拥有的“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奥运研究所”是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也是“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师培训基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课程教学论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5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3人,高级职称人数占81。。36%,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近年来承担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7项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国家级奖励,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此外,还获得了北京市各类奖项与荣誉数十项。
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经济3个本科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体育理论、“一强两能”的运动技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符合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工作要求的体育教育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各类体育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的工作。
主要课程:人体运动的结构基础与动作分析、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康复学、实用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理论课程,以及田径、篮球、排球与软式排球、足球、武术和韵律体操等运动技术课程。报考该专业的学生需参加高考和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的体育加试。
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体育理论、“一长一强”的运动技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能胜任各类学校运动训练和比赛管理工作要求的运动训练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运动的结构基础与动作分析、运动生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康复学、写作训练、运动训练学、体育科研方法与论文撰写等理论课程,以及田径类、球类、体操类和武术类等运动技术课程。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二级运动员(包括二级运动员)以上资格证书,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专项测试和体育总局组织的文化课考试。
毕业生去向:有着良好的毕业深造机会和就业前景,毕业生中25%-30%左右可直接进入或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余进入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中院校、各级体校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工作。
咨询电话: 010-58807842
文学院
文学院的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系科之一。文学院的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2009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核发学科评估排名结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整体实力排名全国第一。
这里聚集着一百余名优秀教师。现有教师102人,其中教授50余名,博士生导师50余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多次获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设有11个研究所。7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3个实验室;是全国首批获得中文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首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首批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一。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居全国高校中文系之首;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汉语言文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民俗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和民俗典籍文字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与北师大共建的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十五”以来学院共承担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等国家级和部级重大和重点课题26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科研项目近90项。
学院为本科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1)按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贯通培养的方案设计本科培养方案,一批优秀本科生可以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两年以后再择优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为了适应新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文学院调整了本科课程体系,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型人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能性。(3)率先实施“4 + X”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4)每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额居全校第一,本科生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设有汉语言文学和传播学2个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能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原著精读、中国现代文学原著精读、中国当代文学原著精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字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马克思与现代美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语文教育学等。
毕业生去向:40%毕业生保送“4+2”教育学硕士、保送或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8%的毕业生出国,其余到地方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点中学、党政机关及新闻出版单位工作。
传播学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能从事新闻传播与编辑出版实务、媒介策划开发及经营管理、企业公关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媒介通论、传媒经济学、广告话语分析、电脑排版、信息检索、新闻出版史、新闻摄影摄像、广播电视业务、传播伦理与法规、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等。
毕业生去向:保送或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到地方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到新闻出版及其他媒体单位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7993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拥有99年的发展历史,曾有不少知名人士执教于此。众多文化名人之后及大批归国华侨都曾先后在此就读或任教,形成了多种文化交融、开放宽容的独有氛围。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设有英、日、俄三个系以及公共外语教研部。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教授21名,副教授41名,外籍教师8名。目前在研国家社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一般科研项目5项,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2项,国家规划教材4种。学院教师在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英美、日本、俄罗斯文学研究以及翻译理论等方面著述颇丰。
设有英语、日语、俄语3个本科专业。学院坚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稳固的语言、文学、文化根基、通识教育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育人理念。依托学校综合性、研究型的学科优势,学生可选修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艺术等课程,可利用双学位——辅修制度修读跨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为就业、考研打下更为宽厚的基础。
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掌握较全面的、扎实的外语基本技能、较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在听、说、读、写、译诸方面有很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对目标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语言和语言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有基本了解,毕业后能够在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外事、经贸、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
学院通识课程:数理统计、高等语文、西学与近代中国文化、人文经典选读、第二外语等。
专业主要课程:综合语言训练课、阅读、口语、听力、语音、写作、视听说、语法、笔译、报刊时文选读、普通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专题、社会语言学入门、词汇学、文体学、文学导论、文学史、文学作品赏析、比较文学、目标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比较文化、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毕业生去向:考取或保送硕士研究生(约占30%,含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及汉语言文学、经济、教育、法律、影视、心理、传媒等其他专业)或出国深造,其余到教育系统、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业。
特殊说明:报考日语专业和俄语专业的学生,外语考试科目为英语。
咨询电话:010-58808021
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艺术学科具有90余年悠久历史,一批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如萧友梅、李抱尘、贺绿汀、洪深、老志诚、焦菊隐、卫天霖、吴冠中、张肖虎、蒋风之、启功等曾在此任教或学习。学院设有国家首批“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高校首批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电影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艺术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设有教育部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艺术学各本科专业均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被列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院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个性化和体验性教学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现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和外国留学生等,致力于培养艺术创作与研究能力并重、人文与艺术素养深厚、具有国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高级专门人才。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换培养机制。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研究生专业排名中,影视学已连续两年位居前列;在其发布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舞蹈学专业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学院创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到2009年已成功举办16届,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院得到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助教支持,香港爱国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资修建艺术大楼,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院设有6个系,7个本科专业:影视学、数字媒体艺术、音乐学、美术学、书法学、艺术设计和舞蹈学。
影视学专业
本专业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设立于艺术系列的影视学专业,以全国高校第一个设立的电影学博士点和第二个设立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为基础,发展成为中国影视传媒研究人才、教育人才和制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毕业生除攻读研究生外,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各类学校、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出版、网络、游戏及广告公司。
影视学专业注重综合性影视与传媒人才培养,兼容影视艺术与媒体传播两翼发展,使学生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并重的基础上具备专业拓展能力,成为适应中国影视理论与创作发展需要的研究人才、教育人才和制作人才。
主要课程:电影概论、电视概论、影视语言、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照相与实践、摄像与实践、影视编剧、影视剪辑、电视新闻采编、纪录片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大众传播概论、电影批评与研究方法、经典影视片解读、影视策划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本专业是国内最早培养数字传媒专业化人才的艺术学科,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将逐渐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前沿应用,成为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数码设计、交互式媒体等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专业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概论、美术设计、色彩设计、动画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影视摄制、音响创意设计、交互式媒体、角色动画设计、虚拟场景设计、三维动画工程、网页设计、界面设计、网络游戏研究等。
音乐学专业
本专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学生专业素质在师范类学院音乐专业中居于前列;学生学习环境良好,有宽松的音乐教室、琴房,先进的录音棚与音乐科技试验基地。
音乐学专业重基础、宽口径,旨在培养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就业领域涉及音乐教育机构、文艺团体、文化传媒、新媒体艺术以及出版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等。每年向国内外一流专业音乐院校交换学生、输送留学生、研究生等优秀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基本音乐理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钢琴主修辅修、各类器乐、声乐主修辅修、合唱、计算机音乐、录音工程、室内乐、世界音乐以及音乐教育课程等。
美术学专业
本专业具有近90年美术教育历史,以北京师范大学实力雄厚的文史哲大文科为依托,具有多学科支持交融的优势,文化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专业基础、拓展专业技能,在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美术人才方面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
以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美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专业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秀生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和艺术机构、设计机构提供能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美术学专业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造型基础、美术教育学、创作实践、专业考察、媒体艺术等。
书法学专业
书法学专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悠久的书法教育历史和传统,秉承启功先生的学术精神与艺术精神,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底蕴与书法艺术修养的高级人才。专业教学注重深入艺术传统,汲取前人学术智慧,涵养情性,领会经典,激发创造力。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部门、行政部门、编辑出版部门、文博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中任职。
书法学专业主要课程:书法概论、书法史、古代书论、真行草篆隶理论和技法、汉字学、古代汉语、文艺美学、篆刻学、电脑美术等。
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以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综合型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设计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秀生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和艺术机构、设计机构提供能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中外设计史、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草图、创意与表现、软件基础、字体设计、书籍设计、信息图形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等。
舞蹈学专业
本专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文化艺术教育综合背景,建立了独特的现代舞蹈教学科研体系,注重专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巧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了解舞蹈艺术基本规律、具有中外舞蹈专业基本技能、一专多能的高级舞蹈人才,使学生具备从事舞蹈艺术实践、舞蹈演出市场管理、舞蹈教育和理论研究的知识与能力,可以在各级学校、广播、电视、基层舞蹈单位从事舞蹈教学、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中外舞蹈文化史、舞蹈艺术理论、中外舞蹈艺术作品评析、舞蹈创作理论及各舞种技法等。
咨询电话:010-58809248
历史学院
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1952年辅仁大学历史系并入,2006年历史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为历史学院。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先后拥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史学家,如陈垣、侯外庐、白寿彝等。经几代人的学术建设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久已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历史学院是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综合实力居全国高校历史学科前列,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现为“211”“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现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科研、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成就突出,白寿彝任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被学术界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顾诚专著《南明史》获得国家图书最高奖,龚书铎《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上世纪 80 年代历史学课程结构改革,在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完成的多项教改课题荣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学与科研队伍,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35人,副教授 15人,讲师10人。中青年教师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多数教师具有在国外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访学、研究的经历。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拥有藏书20余万册的图书资料室、现代化的计算机与网络教学实验室,以及藏品丰富的文物博物馆。
学院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①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推荐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两年后再选择优秀者提前攻读博士学位;②引入竞争机制,每年从学生中选拔30名品学兼优者作为基地生,使之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③设立“白寿彝史学论著奖本科生奖”,通过专门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④加强文科院系的合作,与文学院、哲学社会学学院相互承认学分;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兄弟院校合作培养人才;⑥在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建立了教学与人才培养基地;⑦与美国、德国、日本的一些学校建立联系,为学生创造留学机会。
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专业下设有中国史、世界史和博物馆学三个专业方向。按历史学专业统一招生,学生入学后可根据兴趣和相关规定选择专业方向。
主要培养具备全面系统的历史学、博物馆学等方面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历史学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以及能在党政机关、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中外文化史、断代史、国别史、专门史、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文物保护与修复、文博应用技术、专业外语等。
毕业生去向: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免试录取或考取了研究生,其余到各类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党政机关、企业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教育软件开发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咨询电话:010—58807995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为1915年创建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1922年成立数学系,2004年建立数学科学学院。
学院下设数学系、统计与金融数学系,有分析、代数、几何、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育与数学史9个教研室和《数学通报》杂志编辑部。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有随机数学、生物信息、模糊系统与模糊信息处理、统计数据分析、数学现代分析、科学计算、动力系统、国际数学课堂、HP教育技术9个研究中心,数学与复杂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数学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概率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990年建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为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加计算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科学技术史(数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教授32名,副教授2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2%。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和讲座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8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学院科研实力强。承担多项国家“973”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主持多项国家、教育部、北京市的教学改革项目,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北京市的奖励,如王梓坤院士、陈木法院士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唐梓洲教授牵头的调和分析与流形的几何团队获得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王凤雨教授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5年,万维网统计了2000年以来中国发表的高水平数学论文,全国共收录了74篇论文,数学科学学院被收录了9篇,排名并列第一。2006年,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大学评价报告》中,数学专业排名第五;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高校学科评估(排名)结果》中, 数学一级学科排名第六。
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2个本科专业。实行宽口径招生,前两年打通培养,学习共同基础课:数学分析、代数学基础、解析几何、统计学导论、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复变函数、微分几何、实变函数,在大学的第四个学期,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实现专业培养。
数学科学学院在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中实行导师制,为学生的学习、选课、专业方向选择等提供指导与咨询。学院还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每两周一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特为学生举行通俗的学术报告会,介绍数学前沿方向与问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育、信息处理与计算科学等方向。
培养系统掌握数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严格训练,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规律,能在大学、重点中学、科研和经济等部门及在信息、工程计算、数学软件开发等高科技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管理与开发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模型、泛函分析、拓扑学、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数值代数、整体微分几何、最优化方法、组合数学、运筹学、矩阵论、图论等。
统计学专业
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保险精算等方向。
培养具有扎实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良好的数学素养和熟练的数据处理能力,受到科研与应用严格训练,能在科研、教育、金融、保险、医学、管理等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统计学基础、概率测度、多元统计分析、宏观经济学、应用随机过程、统计计算、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利息理论、保险精算、风险理论等。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中50%以上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余主要到政府机关、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保险公司、重点中学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7763
物理学系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始建于1904年,是全国最早单独设立的物理学系之一,张贻惠、吴有训、赵忠尧、汪德昭、周培源、张宗燧等著名物理学家曾先后在这里任教。
物理学系是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被列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学科。现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北京市重点学科。 “应用光学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系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以及包括教育部物理师范教育特色专业在内的多项“质量工程”教学改革项目,并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物理学系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优良的教学传统,现有教师81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2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双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6名教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以及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物理学系通过选择和分流培养,建立了高质量、多元化、强调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系,试行4+X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兴趣和志向选择培养计划。1949年以来共培养了1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包括本科生6000余名、研究生970余名)。已有多名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设物理学本科专业。
物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拥有宽厚坚实的专业基础、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物理学及其它交叉学科或相关应用领域工作的研究型、应用型优秀人才,以及研究型的高水平教学人才。
主要课程:必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量子物理学)、理论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实验课程(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等)、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C语言编程等)等。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理论物理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分级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或志向自主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物理学系还在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现代光学、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学前沿、设计性和研究性物理实验、课程与教学论等方向开设了近30门选修课,其内容既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也有应用性和探究性的专业知识,满足学生从事物理学教学,物理研究或跨学科研究工作的需求。
毕业生去向:北师大物理系的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学风严谨,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有60%左右的毕业生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余到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重点中学等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
咨询电话: 010-58808030, 010-58808028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前身化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至今有九十余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培养高水平化学教育和科研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是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全部5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和两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筹建中的理论与计算光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是世界银行、“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重点建设单位。
现有教职工111名,其中教授31名,副教授36名,博士生导师39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刘若庄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刘伯里教授),“973”项目首席专家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百千万工程优秀人才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跨世纪人才和新世纪人才5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3名。
教学成果显著,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先后获2009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现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4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及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发表的SCI核心版论文在全校各院系所中名列第一。正在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数连续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
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40人,硕士生约80人,博士生约40人,同时承担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等人才培养任务。按照宽口径培养模式招收本科生,设1个本科化学专业。
化学专业
培养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坚实的化学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重点中学等单位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本学科基础课: 开设普通化学原理、基础无机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基础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测量与计算实验、化学合成实验、化学综合设计实验等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 开设化学专业英语、生物化学基础、谱学原理、环境化学、化学信息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药物化学、化学史、生命化学、放射性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工分离技术、基础点分析化学、功能高分子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有60%的学生免试、或考取国内外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余的多数到重点中学、政府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就业。
咨询电话:010-58807838
天文系
天文系于1960年成立,是在我国高校成立的第二个天文系。经过50年的发展,现系内拥有天文教学综合实验室、现代天文学实验室2个校级实验室和天文观测研究中心,三台光学望远镜、一台射电望远镜和先进的终端探测设备。天文系光电探测研究室与我校物理学系光学专业、低能核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应用光学实验室。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建立了天文研究基地和校级兴隆天文学实践基地,并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共建了一台85公分望远镜,命名为“国家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望远镜”。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横向课题20余项。
现有教职工23人,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高工7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13人。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天文系天文学专业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天文学导论》为国家精品课程,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多次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学、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课程与教学论(天文)和光学。设天文学本科专业。天文系有着精干、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型学习条件,二三年级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校系两级“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配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天文学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坚实的数理基础、宽厚的天文学专业知识、勇于实践、视野开阔、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四类:(1)物理类:普通物理、理论物理;(2)数学类:大学数学和数学物理方法;(3)天文类:天文学导论、天文实验、实测天体物理、恒星大气、射电天文学、恒星结构和演化、星系天文学、宇宙学、球面天文和天体力学等;(4)计算类:算法语言、计算方法、天文数据处理和天文应用软件包等。学生在校期间可双向选择导师到天文台进行实习和科研能力训练。
毕业生去向:每年有25%保送研究生,6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余到科研单位、国防部门、天文科普和中学等单位工作。此外,我系还为IT行业、科技出版业、 新技术产业和科研管理部门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
咨询电话: 010—58807832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历史悠久,积淀百年。学院是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育部特色专业,已经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环境变化、课程与教学论,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野外研究实验基地3个,教学野外实习基地4个。
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富。近年来,年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要教学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25项,年均教学科研经费约两千万元,年均获得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6项,年均建设精品课程1门,年均出版教材与专著6部,年均发表论文约130多篇(其中本科生年均发表论文12篇)。李小文院士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刘宝元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赵济教授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王静爱教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学院现有教师7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0人,讲师20人。中科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院按资源环境科学门类实行宽口径招生,学生在进行一年基础课程的共同培养后,可根据个人兴趣,双向选择进入学院各专业学习。
地理科学专业
旨在培养优秀地理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研究型地理教育人才。主要课程有:地理科学导论、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水文学、生态学、全球变化、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学前沿讲座等。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旨在培养在科研部门、党政机关、企业单位从事资源与环境研究、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环境学、流域管理(英)、城市规划原理、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房地产评估与开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前沿讲座等。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旨在培养具有遥感理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资源、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空间信息产业、技术与应用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测量与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PS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GIS软件分析、定量遥感、资源环境遥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前沿讲座等。
毕业生去向:近年来应届毕业生中55%保送或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10%公费或自费出国留学,其余到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可在国土资源、生态环保、城市规划及信息管理、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媒体出版、基础教育等重要行业从事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7657
环境学院
环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首批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教育的基地之一,环境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个:环境工程;拥有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年来,环境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及地方各类科研项目近600项。2009年到位科研经费55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达860万元。现承担国家“973”项目1项,“973”课题9项,国家水专项课题3项,“863”课题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环保总局公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面上项目40余项,国际合作、省部委、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多项。同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2009年在SCI刊物发表论文107篇,EI收录论文84篇,ISTP收录12篇。近年来,出版专著与教材20部;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奖励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4人,讲师14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另有兼职教授9人。教师队伍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新世纪首批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等。
学院下设“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与“环境系统工程系”两个系,设有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依托学院科研优势,学院以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和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根据2008年《中国大学评价》,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为A++级,全国排名第四;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为A++级,全国排名第三。
环境科学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熟悉环境管理技术程序、掌握环境经济分析方法的具有良好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创新型和研究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有:环境科学概论、环境法规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水力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工业生态学、景观规划学、环境规划学等。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了解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熟悉污染控制系统工程、掌握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具有良好技术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创新型和研究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有:环境工程原理、水处理工程、环境系统工程、环境设计基础、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流域污染控制技术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
毕业生去向:约有10%可赴欧美等国家的知名院校深造,60%左右进入本校和其他重点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者直接进入本-硕-博连读的培养程序。其余主要就业于各级环保、水利、市政、交通、林业与规划等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外企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等技术单位。
咨询电话:010-58802989
资源学院
资源学院是在1993年成立的资源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于2003年正式成立。学院设有资源生态与中药资源研究所(生物资源系)、资源勘查与测量工程研究所(资源技术系)、资源管理与土地资源研究所(土地资源系);拥有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土地资源、植物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为研究主体,以野外测量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资源经济与管理技术等为研究手段,培养和造就资源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资源信息技术与工程、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油气资源开发与评价、资源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科研和教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现代化的分析和测试实验室、野外实验研究基地。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课题3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现有教师41人,包括教授17人,副教授1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88%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1%以上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和研究工作经历。教师的专业背景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
学院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作处中欧中心的创始单位,每年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数名优秀毕业生直接到欧洲相关高校留学深造。此外还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拓宽了联合培养高级人才的渠道。
学院有7个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自然资源(博、硕)、自然地理学(博、硕)、生态学(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硕)、土地资源管理(博、硕)、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硕)、中药学(硕)。涵盖面广,交叉性强,基础坚实,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完整。
学院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专用的计算机房,安排暑期野外考察和实习。除学校发放的各类奖助学金外,学院另设有高额企业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利用科研任务充足的优势,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勤工俭学的机会。此外,每年还投入大量经费支持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学院设立本科生导师组制,提高培养质量。
学院设有资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以培养全面掌握资源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资源政策分析和资源管理的素养,具有资源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技术开发能力,熟悉国家资源政策与管理手段,能够从事资源科学研究、资源技术开发和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三年级起分方向培养,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社会需要选择资源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大学数学、基础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资源科学导论、经济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地质与矿产资源学、地貌与土壤学、气候资源与水资源学、植物资源学、管理科学原理、遥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系统工程、普通生态学、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学等。
毕业生去向: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的目标,使该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不断扩大。近年毕业生的去向主要包括:出国深造;攻读本校或其他重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者可保送攻读硕士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其余到国家和地方的资源经济、土地管理、生态建设、资源保护和利用、防灾减灾和城市规划等管理部门,及各类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和各级院校。
咨询电话:010-58808405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始创于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博物系,历经百余年的发展与壮大,拥有雄厚的科教实力与师资力量,建立了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卓越地位,已成为我国生命科学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坚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培养的“三能”办学理念,形成了创新与创业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基地,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深基础、宽视野、强能力、高素质”精英型人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双基地单位, “211”工程和“985”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单位。作为首批生物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院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拥有细胞生物学和生态学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因工程药物与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学院师资力量精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56人,其中教授3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并聘请了一大批海内外杰出青年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院围绕“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设备精良的一流设施平台。学院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学研”和“学企”相结合的实践与实训基地以及各级科研机构,为精英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软硬兼优的育人环境。
依托国家人才培养双基地,学院设置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按照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宽口径招收本科生,前期打通培养,两年后学生按照个人兴趣选择进入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专业实现专业教育。
生物科学专业
培养诚信质朴、德才兼备的从事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教学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因工程、进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等及相应实验课。
生物技术专业
培养诚信质朴、德才兼备的从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教学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与创业型高级专门人才。学制4年,修满学分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药物技术、生物技术实训等及相应实验课。
毕业生去向:近年来,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60%以上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30-40%被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约10%赴国外攻读研究生,其余的毕业生主要进入科研与教育机构以及生物技术等高科技相关企业。
咨询电话:010-58809898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为1964年成立的电子学专业和1987年成立的计算机专业。我校的信息学科与我国信息技术同步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科研和应用人才,涌现出计算机应用专家汪成为院士、国防电子工程专家凌永顺院士、核电子学专家张至善教授、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等杰出代表。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知识工程、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教育应用等方向招收博士生。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学实验中心、网络安全与通信、EDA和嵌入式技术等10余个设施先进的教学实验室;设有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软件工程、远程教育、图像与信号处理等科研机构。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具有一支以院士、知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学科分布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授11人(其中院士3人,博导8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18人、高工和高级实验师5人,81%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富,2005年来获得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先后10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学生入学后在我院和美国分别学习两年,毕业可获得两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学士学位。学院还与美国、西欧、亚洲等国家的著名大学互派留学生进行短期访问学习,聘请外籍专家讲授若干本科生课程;与国内外著名IT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为本科生提供实习平台。学院积极为本科生提供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等科研活动的机会,近3年本科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超过100余篇。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英语竞赛、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活动中我院学生积极参与、成绩优异,体现了我院本科生优秀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学院按照信息科学与技术宽口径招收本科生,一年后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分别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学习。50%以上的本科生毕业后将保送或考入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连续多年我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优秀毕业人才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机关和中外知名企业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锻炼,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现代通讯技术、智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EDA设计与实践、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就职于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军队及大专院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牢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方法;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应用英文和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与软件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C++程序设计、微机系统与接口、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留学或国内攻读硕士学位,或就职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
咨询电话:010-58807943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设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系统科学系。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唐任伍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专职教师中92%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学院秉承“管汇智行、理至明学”的院训,特别强调学生发展导向与社会价值创造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已与国内30余家著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教师实践暨学生专业实习基地,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在内的百余项研究课题,2009年各项研究到位经费近千万元。
现有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4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馆学、情报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1个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授权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系统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系统理论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年来,我院各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及就业质量一直高居全国高校同专业前列。
管理科学专业
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数理基础,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据分析、定量分析、决策支持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物理学、高等数学、运筹学、优化理论基础、数据分析、微观经济分析、金融学、系统工程、宏观经济分析、计量经济学、数学模型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及相关理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信息管理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信息服务支持及网络维护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资源描述、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与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理论和技术,能独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不同功能模块方案设计、操作和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及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高级应用统计学、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案例课堂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全面了解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基础知识与分析方法,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英语技能,基本精通公共管理理论、方法与技巧,能够胜任公共事业部门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公共部门、非盈利组织从事相关服务支持工作。
主要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战略管理学、计量经济学、财务管理、政治学概论、土地经济学、非营利组织概论、房地产投资分析、土地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管理等。
咨询电话:010-58805543


药学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本专业共开设36门课程。   专业要求:经过三年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药物及药性的设计及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检索、临床药学和临床合理用药。   毕业生去向:各级医疗机构药剂科及制药企业和公司。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容量分析、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


制药工程专业:
。学制及授予学位:学制4年。就业方向:药物、化工企业等。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制药反应工程等。制药工程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化学制药、天然药物制药、生化制药等制药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从事药物的生产、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制药工程过程开发与设计能力。……


日语专业:
无口试成绩者不予录取;本专业录取时制定英语单科最低控制分数线,注:1、本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2、报考本专业的考生需参加当地招生部门组织的英语口试。较强的日语/英语应用能力,日语: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能在外事、经贸、科技情报、中外企业、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律、财务与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活动、经济分析、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在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就业范围: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财务、金融管理的分析及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评价等工作。主要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高等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应用、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项目评估、公司理财、跨国公司财务、投资学、运筹学、财务管理信息……


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本科)主干课程: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科学概论、考古学、中国历史文选、大学英语等。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马克思理论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学基础知识,具备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考古、文物管理、历史学研究及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历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历史学、旅游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从事文物管理、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资源规划、导游、酒店管理及在学校从事历史教育和旅游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历史学(旅游文化与管理……


药学专业:
就业方向:各类医院药剂科从事药品调剂、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与研究工作;药厂及药品营销部门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营销工作;药品检验所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事药品检验及管理工作;大专院校从事教学与药物研究工作;可在具备执业药师资格及相应条件后独立开业。药 学 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药物分析、临床用药、医院药房、药物研究和开发、药品营销、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微生物免疫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药品管理学、药事管理学。……


环境科学专业: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理化测试、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污染物处置原理、环境毒理生物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实验等。能够在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研究、环境卫生、水土保持、城建园林、国土开发、工矿企业等单位从事管理、研究开发及教育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环境科学基础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景观设计、装饰施工工艺等基本能力和技能,有良好职业修养,学制三年,能够满足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领域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了解室内设计职业领域基本规范。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摄影摄像、设计基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室内环境设计、室内软环境设计、景观设计、设计分析、设计实务等择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装饰装潢公司、房产和物业公司以及园林规划部门从事环境设计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 游客评价
  • 2022-12-27 09:24
希望能足够多的看到关于这个学校的评价
  • 游客评价
  • 2023-01-03 16:52
作为该学校的学生,我认为是有些缺点说实话不多,感兴趣的可以来看一下。
  • 游客评价
  • 2022-12-12 21:30
最好的学校!(隔壁17就是垃(bushi)
  • 游客评价
  • 2022-12-27 09:21
这个学校到底好不好?
  • 游客评价
  • 2022-11-30 13:18
这个学校真的挺好的,哈哈,看一下我能去不,能去的话就太棒了,加油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 电话:
    010-58807962
同类型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兰州大学 厦门大学
同城学校
五莲县北京路中学 北京市门头沟区三家店小学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第一小学 北京市顺义区裕达隆小学 分司厅小学(北锣校区)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我也来对学校发表评价关闭
我对该学校的评价:
0
评价500
验证码: 看不清 换一张
提交 (匿名发布,无须担心别人知道您的身份)
学校免费发布信息关闭
我们审核后会尽快展示,如有图片请发邮件到:edu63@foxmail.com

姓      名:

内      容: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填写需求信息关闭
我们会根据您的需求匹配并审核留言

姓      名:

意向城市:

留      言: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完善补充本文信息关闭
非常感谢您帮助完善补充本文信息


 换一张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