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

全国站> 院校查询> 河北本科院校 >唐山本科院校 > 华北煤炭医学院
完善信息
填写需要向学校咨询的信息关闭
我们审核后推送到学校留言区域

姓      名:

来自城市:

留      言: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华北煤炭医学院

学校类型:本科院校 所在省市:河北省 唐山市 院校级别:省市重点 办学性质:公办 访问次数:138017 次

本科院校类型隶属教委公办性质
华北煤炭医学院
  • 华北煤炭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华北煤炭医学院师资好不好

提供华北煤炭医学院怎么样,华北煤炭医学院录取分数线,招生电话,华北煤炭医学院地址,招生简章,学费收费,是几本,简介,好专业,教务处电话等相关信息!隶属部门:教委,学校类型:本科院校,所在省市:河北省 唐山市 ,学校地址: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南路57号,如果需要咨询电话等其他信息敬请留意下方内容。

华北煤炭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一)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高俊玲,女,46岁,教授,医学博士,美国Duke University博士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科技产业处副处长,河北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唐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唐山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作为主研人先后参加原煤炭部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基金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已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美国杂志发表2篇。目前主持的省级课题有: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河北省科技攻关课题2项,河北省科技领军人才基金课题1项,河北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编教材3部,获河北省教学成果2等奖1项、三等奖3项,河北省精品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1脑损伤与脑保护的基础与临床;2肺纤维化发病分子机制研究。研究生毕业去向:高校组胚、病理及相关科室,医院中心实验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相关科室等。

研究方向1简介:脑损伤包括颅脑创伤、脑缺血、脑出血,应用动物模型和临床病人,以神经干细胞培养和移植、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和临床机能检测等手段,研究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措施、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本研究方向部分课题曾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方向2简介:纤维化是多种疾病慢性阶段的共同转归,本方向应用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和矽肺病人,以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细胞培养等手段,研究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探索干预措施,为肺纤维化乃至其他器官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方向部分课题曾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曲银娥,女,39岁,医学硕士,副教授,现任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副主任,河北省解剖学会理事。近年来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院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研究论文12篇。现承担科研课题二项,参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教育厅课题一项。研究方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研究方向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方向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张宇新,男,39岁,理学博士,教授,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河北省解剖学会理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核心期刊)执行编委。近年发表研究论文29篇,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各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正承担着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计划项目1项;同时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脑老化与老年神经退行性变的机理研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1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2 神经损伤与修复。

研究方向1简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方向通过建立转基因细胞模型和整体动物模型,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神经解剖学等手段,研究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以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研究方向2简介:主要以颅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为基础,应用免疫组化、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分子机制以及神经再生修复的机制,以探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修复的途径和新的治疗手段。

张子明,男,52岁,人体解剖学教授,河北省解剖学会理事,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主任。从事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30年,近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获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一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作为第一主研人目前承担河北省科技厅项目一项,河北省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计划项目一项。研究方向:1。手创伤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应用解剖学2。 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研究方向1简介:断指再植术成活率不断提高,但功能恢复良好者不多。本方向以解剖学为基础,研究手外伤后各种断指再植技术、手指再造技术和各种带血管皮瓣移植技术的设计,为手外伤后临床修复与功能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向2简介:颅底外科手术中,手术入路的设计与应用十分重要,而多数手术入路在显微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本方向以颅底显微解剖学为手段,旨在培养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相关学科医生扎实的基本功,使其能根据临床需要有效地推陈出新,演绎新的手术入路,拓宽手术范围,开创新的手术操作,并使神经外科手术更加精细化、微创化。

刘学钧,男,57岁,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授。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和临床应用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30余年,现任中华医药杂志编委,先后承担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卫生厅科技公关项目三项;唐山市科技公关项目一项;华北煤炭医学院科研课题三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北省卫生厅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河北省科技成果一项,唐山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目前正承担着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唐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和学院课题共五项。协编出版老年医学大系专著一部,人体解剖学教材一部。近年来在《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华眼科杂志》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共30余篇。研究方向:1。 脑与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研究; 2.神经外科基础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1简介:主要研究脑缺血发生机制,脑动脉硬化和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脑缺血对视路,听路的损伤及修复;脑缺血对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

研究方向2简介:主要研究颅底外科解剖与临床;微创神经外科及颅脑外科相关手术基础。

刘奕蓉,女,37岁,医学硕士,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在解剖学教学一线工作十余年,同时从事中枢神经损伤与修复的研究,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以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6篇。现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院级科研课题两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市级科研课题一项。研究方向:神经损伤与修复。

研究方向简介: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机制,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等。

(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张连元,男,56岁,教授,1976年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从事病理生理学教学及尘肺发生机制与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与防治的研究。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和院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和会议交流研究论文百余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及唐山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河北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唐山市自然科学学科领军人物。至2006年已毕业研究生28名(其中在职研究生14名)。研究方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防治

杨方,男,1951年11月出生。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福特医疗中心心血管研究所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10篇。国际会议(ISTP检索) 发表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一项。目前承担5项省、市及学院科研课题研究。毕业研究生10名(其中在职研究生3名),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

王献华,女,55岁。1977年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病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病理学会委员,河北省肿瘤标志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从事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科研与临床病理外检工作。先后负责和参加省(部)级及学院多项课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著专著及教材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省教学成果奖两项,院级科研成果奖一项,学院教学成果奖两项。目前承担2项省(部)级及学院科研课题研究。研究方向为尘肺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目前主要侧重于硅尘的细胞毒作用;尘粒引起的自由基损伤作用;膜稳定剂抗尘肺作用;癌基因、反义癌基因、抑癌基因、各种细胞因子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胶原表达的影响。是我院传统及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

张素华,女,51岁。1982年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病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的教学、科研与临床病理外检工作。先后负责煤炭部及学院4项研究课题,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5篇,主编、参编教材两部。作为第一主研人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河北省教育厅和煤炭部高教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两项及优秀论著三等奖两项。2002年获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称号。目前承担2项学院科研课题研究。毕业研究生5名(其中在职研究生1名),研究方向: 肿瘤分子病理学。

郑素勤,女,51岁。病理学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基础部病理教研室副主任、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1983。8月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医疗专业,从事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的教学、科研与临床病理外检工作至今。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专家出国人员。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市级及学院科研课题10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及专著6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目前承担省科技厅科研课题一项、唐山市科研课题一项、学院科研课题3项。研究方向:肾脏病理与肿瘤分子病理

李琪佳,女 48岁 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系,获医学硕士学位,2003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骨科研究所访问学者。病理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病理学教学、科研与临床病理外检工作多年。曾参与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共六项,参编专著三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骨科病理,主要从事骨组织工程、同种异体骨在骨缺损修复及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成软骨转化的研究。

宋旭东,男,1937岁,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法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副主任,病理学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病理学和法医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及医疗纠纷鉴定工作。先后负责和参加多项省(部)级及学院级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约30余篇。现承担学院级课题三项。研究方向:颅脑损伤与死亡时间的推断

王文雅,女,43岁,硕士,教授。从事病理学的教学、科研与临床外检工作。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承担及参加科研课题4项,其中省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及院级课题2项。主要有: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人体肺癌Rb2/p130、Survivin的表达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非小细胞肺癌Rb2/p130、Survivin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向:肿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侧重肺肿瘤)。

杨 林,男,41岁,教授,河北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1996年6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肿瘤药理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0,9-2003,8于美国Willams S。 Rowe Division of Rheumatology, Research foundation of 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OH,USA 作为Posdc。 Research fellow完成美国NIH grants基金两项,美国国立关节,肌肉,骨骼及皮肤病研究所课题一项。迄今为止,发表论文约二十五篇,其中Arthritis & Rheumatism(SCI,IF:7。389。),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heumatology(SCI,IF:1。919。,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SCI,IF:3。827。),Clinical Immunology(SCI, IF2。97。)。研究方向:肿瘤化疗及耐药性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韩淑英女,46岁, 教授,药理学硕士,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基础部药理教研室主任,唐山市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4年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 煤炭部药学学会理事,河北省优秀医学教育工作者(2002年)。2003年被评为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申请国家专利一项。获学院教学成果奖一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两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市级科研课题三项,院级科研课题六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一篇在美国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发表(SCI收录)。参编教材一部,参编著作一部。研究方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药物防治。

孙红,女,34岁,副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博士,主要从事皮肤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工作,多次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研人员参加了省部级课题8项,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武装警察部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研究方向:皮肤组织工程学、肿瘤细胞的纳米水平研究。

刘丽华,女,42岁,1986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华北煤炭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授。主持和参加院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共4项。发表和会议交流论文30余篇;参编辅导教材一部;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获河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研究方向:组织的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研究

郭瑞华 女,54岁,197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从事药学与无机化学教学科研工作至今,现任药学系副主任,教授。曾负责或参加省及学院多项课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曾获省科技质量成果奖一项及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二项。目前承担二项省级及学院多项科研课题研究。研究方向:降糖药物筛选及其降糖机制。

王瑞敏,女,40岁,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硕士,副教授,实验中心教务秘书。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18年,主要从事缺血性脑损伤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最高影响因子4。9)。主持两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资助课题;参加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研究方向: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其防治。

徐哲龙,男,42岁,日本山形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南阿拉巴玛大学博士后,美国北卡大学助理教授,华北煤炭医学院心脏研究所所长。从事心脏生理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两项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课题的首席研究员和一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基金课题的首席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已发表了15篇左右SCI论文。研究方向:缺血心脏的保护机制。

齐亚娟,女,36岁,副教授,药理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药理学教学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机制与防治的研究、高血压发生机制与防治的研究。先后参加和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已发表研究论文18篇。现承担省级和校级科研课题两项。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与防治。

(三)病原生物学

马立人,男,58岁,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会员、河北省免疫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政协唐山市第7、8、9届委员,河北省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目前承担河北省教育厅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物技术本科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流感病毒人工被动疫苗的研制》和地市级研究课题2项,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及肿瘤生物治疗等流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田喜凤,女,49岁,医学硕士,在读博士,教授。二十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是破格晋升的青年教授之一。1999年当选为“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术委员会理事”。主持并参加省部级课题、院级课题多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20余篇,其中英文5篇。

张淑杰,女,53岁。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病原性细菌的分子生物学。20多年来主要从事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的理论与实验课教学工作,主持并参加省部级课题、院级课题多项。

张庆波男,51岁,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留美博士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近10年来,完成河北省科技成果5项;获得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完成省(部)市级科研课题10项。曾指导、帮助过30余名研究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其中大部分学生在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少数学生在美国留学。

裴银辉, 男, 36岁,医学硕士,副教授。河北省优秀医学教师、唐山市优秀教师。近年来,主持和参加5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相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篇,在感染性疾病诊治及肿瘤生物治疗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

张秀军,男,40岁,理学博士,教授。1988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近年一直从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负责院博士启动基金一项,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发表论著二十六篇(SCI收录杂志4篇),国内、国际会议摘要六篇(SCI收录3篇),参编专著一本。

武守山,男,60岁,教授,一直从事医学遗传学研究。近年来,承担省级课题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EI收录3篇,SCI 收录1篇;出版专著1本。

张岸平,女,42岁,医学硕士,教授。从事冠心病与基因多态性、X射线与人类染色体畸变等领域的研究,其中“1号染色体短臂与13号染色体长臂易位”为国际首报病例,被美国伯冈卡收录,主研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并多次获奖,发表论文十数篇,目前主研方向:应用型纳豆杆菌筛选及微生物酶及其制剂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对纳豆激酶进行多方面研究,探讨纳豆激酶的毒副作用,为使纳豆激酶尽早开发研制成新一代溶栓制剂,在临床上合理应用提供必需的理论依据。

徐建余,男,43岁,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为本校研究生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实验技术,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先后参加和担任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科研基金等课题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细胞凋亡、组织纤维化,发表有价值的科研论文10余篇。

姜广建,女,37岁,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曾承担过国家“九七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菌肽的基因工程研究。

李宏芬,女,41岁,医学硕士,副主任检验师。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开滦医疗集团第一届专业技术骨干;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6项;近年来承担省、市级研究课题10项,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董爱英,女,38岁,医学硕士,副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及教学多年,主要研究方向是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包括多重耐药菌流行病学趋势,病原微生物多重耐药机制的检测,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其携带耐药基因等;现已结题的相关科研立项一项,发表相关论文4篇;为临床经验性用药及抗感染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较好研究前景。

宁树成,男,41岁,副教授,医学硕士学位,河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主要承担课程《生物化学》、《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兼讲《生化试验与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试验与分析技术》。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完成省市厅级课题四项,先后发表论文30篇,目前正在承担的课题五项:省教育厅课题(z 20040460),省科技厅课题(20042761472)

学院青科基金课题(3099-019),市科技局课题(04134609c),省卫生厅重大课题(05095)。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溶栓药物纳豆激酶基础与应用研究

袁宝军,男,40岁,硕士,开滦医院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检验师。唐山市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学会副主任,河北省免疫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科技成果卫生检验学专业鉴定评审专家。唐山市卫生系统拔尖人才、自然科学学科领军人物,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发表论文35篇,获省部级、市厅级科技奖8项。研究方向名称:临床免疫学和遗传免疫学。

(四)内科学

刘信荣,呼吸内科现任学术带头人、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唐山市呼吸学会主任委员、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主任医师。199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共派赴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DC留学。研究军团菌基因诊断方法。承担的科研项目军团菌病临床流行病研究,获得河北省及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一学院的科研项目多项。在专业期刊、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目前正指导研究生应用循证医学理论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发现并扑灭了一起唐山市某高校军团菌爆发,获得政府和国家的奖励。尤其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担任唐山市防治“非典”救治专家组组长。贡献突出。在唐山市乃至河北省处于领先地位。

王红阳,主任医师、教授。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内三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河北省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后备学术带头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医学院的科研项目多项。在专业期刊、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1999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共派赴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病毒研究所进修。学习肿瘤基因治疗的有关技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参加硕士研究生科研题的指导工作。如裸DNA疫苗与活化的自体树突状细胞抗肺癌体外研究;Cyclin D1,MTS/p16和PTEN在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与肺癌关系研究。肺癌患者恶性胸水免疫治疗等。

陈乃耀,主任医师、教授。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唐山市血液学会主任委员、河北省血液学会委员。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取得唐山市科研成果奖1项、河北省级立项1项、厅局级立项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以毕业工作2名。目前主研课题有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病毒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性临床研究等。

王兴旗,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河北省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后备学术带头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医学院的科研项目多项。慢阻肺呼吸器研究获得国家专利一项。在专业期刊、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02年作为河北省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后备学术带头人,共派赴美国进修。学习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有关技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参加硕士研究生科研课题的指导工作。如肝素治疗COPD患者应用的循证医学研究;COPD患者痰中各项免疫指标的临床指导价值;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应用研究等。

孙尧主任医师、教授。先后主持省部级或厅局级科研课题4项,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目前研究方向为高血压发病机制和干细胞与心肌细胞移植治疗。

孙冬梅,教授,河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自1982年至今一直从事超声诊断临床及科研工作,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现承担唐山市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参与河北省教育厅课题一项。研究方向:1。心肌声学密度改变与高血压的关系2。左室舒张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马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影像教研室主任,超声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唐山超声分会委员兼秘书,唐山市政协委员,省级优秀教师,擅长腹部、妇产科超声检查及介入超声等技术,曾组织全国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专家教授编著出版《超声医学基础课程》一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相继申请到六项科研课题基金,申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曾获得院首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研究方向:介入性超声等。

张金凤,主任医师,自197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至今,始终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专利一项。自从事老年病的临床实践及研究以来,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为推动我国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老年动脉硬化的早期预防  2。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疾病的关系

邱方,主任医师,教授。从事过内科各专业,从事心血管内科十余年,急救医学3年,危重病医学专业3年。近年内主要研究危重病人肠屏障的相关问题,并且已完成课题两项,正在主持研究的课题4项。多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即往三年一直在危重病的胃肠道屏障领域进行系列的动物实验研究。继本届后的几年内的研究计划:1。进一步完善动物实验研究 2。近性胃肠屏障方面的临床研究 3。开拓危重病人脏器功能保护的研究

李海涛,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研究方向: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及发病机制研究,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王大力,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曾参加河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修班,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研修1年,现主持神经内科二病区的医疗工作。毕业后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多次科研立项,撰写论文40余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杂志中。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科研会。获河北省科技成果1项、河北省优秀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华北煤炭医学院科技优秀奖1项,科研先进个人三等奖1项、科研先进个人二等奖1项,2004年获唐山市第六届优秀青年称号,记市政府三等功。开展了颅内血肿微创持续恒压引流技术治疗腔出血,脑脊液恒压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肉毒毒素A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等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市空白。研究方向:1。脑血管病  2。运动障碍疾病

李玉林,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20余年,近20年来共发表论文23篇均为第一作者,专著4部。获河北省科研奖2项,教材优秀奖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1。消化性溃疡的个体化治疗 2。顽固性腹水的内科治疗方法 3。上消化道出血的非手术治疗 4。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研究 5。肝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6。溃疡性结肠的炎性介质拮抗物筛选

伊红丽,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多次临床进修学习,在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主持和参与省厅、市级和院级科研多项,获河北省科研成果1项。在省和国家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今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多次。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神经遗传学。

藏贺川,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内科主任。现为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神经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唐山神经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多次临床进修学习,在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主持和参与省厅、市级、和院级科研6项,获河北省科技成果1项,获唐山市优秀医学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河北省优秀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在省和国家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近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多次。主要研究方向:神经临床技能及脑血管病。

刘斌,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唐山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唐山市“青年岗位能手”,唐山市“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青年教师”。主持省厅、市级和院级科研8项,获河北省科技成果1项,获唐山市优秀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河北省优秀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在省和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30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1篇论文被美国《科学索引》因录。近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多次。现为《中华新医学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生化及神经心理。

石秋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侧重于诱发电位等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研究。开展了新项目:经皮腔血管扩张成型(PTA)治疗锁骨下动脉盗学综合征的治疗。开设了神经内科肌肉疾病专病门诊。主持和参与省厅、市级和院级科研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医学论著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慢性感染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程晓明,一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在心血管内科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严重血压、急性心肌梗塞、顽固心力衰竭以及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治方面已具备了相当的功力,担任急诊科主任以来,多次参加院内各科包括心脏骤停在内的急症以及危重症的抢救和会诊,积极参加教学工作,把培养学生的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强化教学意识,多年来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完成本科及专科理论教学及生产实习工作,注重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研究方向着重于急性冠状综合症的诊治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急救医学的内科急症。几年来共发表12篇,参加科研立项2项。

金秀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诊治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重点研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

关凤信,男,主任医师,教授。自1969年参加工作以来,35年中潜心专研消化内科,比较熟悉消化内科疾病诊治,尤其对消化内镜及胃肠动力学有比较深入研究。近年来对Hp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先后出版译著、专著《实用消化内镜术》等6本,在国内发表“胃节律紊乱与胃电图关系研究”等译文、论文32篇,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有关部门获奖4次,荣获省部级及院级科研成果奖4次,参加国际会议多次。主办主讲全国、省市级“胃电图及胃肠动力学习班10多次,受聘国内外杂志及院校编委及名誉教授,被收录《中华中西医名医大辞典》。

吴寿岭,主任医师,现任开滦集团公司医院院长,河北省内科学会理事,9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医科大学在读博士。从事专业为心血管内科,研究方向是冠心病、高血压。五年来先后有“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和无症状腔脑梗塞的相关研究”、“转换酶抑制剂对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降压效果的临床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与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等6项科研项目完成,先后获得唐山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中华心血管杂志、高血压杂志、中国循环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99年被唐山市卫生局评为唐山市卫生系统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00年被国家煤炭工业局评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高竞生,主任医师,附属开滦医院技术副院长,河北省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内科学会委员。从事专业为心血管内科,研究方向是介入治疗。先后在北京阜外医院、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心血管临床和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00年到香港大学皇后玛丽医院心脑血管病研究所做访问。做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心内科开展了多项心血管专业的先进诊疗技术,填补了多项医院、市内空白,近三年来有六项科研项目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中华内科杂志、高血压杂志、临床心血管等杂志发表十余篇论文。

元小东,教授,主任医师,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唐山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神经科学会理事,唐山市心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主研方向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溶栓治疗和监测,以及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承担着多项省部和市级科研项目,现已完成十四项科研成果,鉴定水平均达到国内领先,其中七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或三等奖,另外有七项科研项目获市或局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现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段和力,医学硕士,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5年开始从事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90年以来专门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和临床研究工作。曾在北京医科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较深的造诣。主要研究方向: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幽门螺杆菌与胃肠外疾病的关系;心理因素与胃肠的关系。曾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七篇。02年开始从事硕士研究生带教工作。

崔刘福,临床免疫学博士,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河北省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委。自90年7月由北京医科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从事风湿免疫临床及科研工作。于96年创建了唐山市第一家风湿免疫科。填补了我市及我院的技术空白,同年主持建立了风湿免疫实验室,使唐山市风湿免疫病实验室检测水平一直保持省内领先水平。擅长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及科研工作。先后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1篇,获得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HLA基因与风湿免疫疾病的相关性及T细胞、细胞因子与风湿免疫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目前主持研究唐山市科研攻关计划3项,参与主持(第三主研人)1项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的免疫学部分的科研工作。

刘寅,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84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协会河北省分会委员,唐山学会秘书。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5年来有10余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主要研究方向:小儿神经及小儿心血管。

庞保东,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秘书、唐山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市级科技拔尖人才。“惊厥患儿血浆神经肽γ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等4项科研获唐山市科技成果二等奖,2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研究方向:小儿神经、小儿急救。

杨杰,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专业:心血管内科。主导完成科研项目3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5项,均荣获山东省煤管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使淄博市首批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目前研究方向: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郑晓明,0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目前从事临床心内科工作,主要工作着重于心力衰竭以及心脏电生理方面。自2000年以来在专业杂志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获市科技成果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第一主研人1项)。

董琰,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市卫生系统拔尖人才。曾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二年。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儿童学类及医学类核心期刊发表。两项科研分或唐山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目前承担省、市级科研各一项。研究方向: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郭庆乐,83年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从事CT及MR诊断至今。撰写“单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的临床意义”和“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T、MR及NMRA评价”等论文十几篇,分别发表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综合临床》等杂志上。以第一和第二主研人完成“S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意义研究”和“SCT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窥镜对结肠新生物的诊断价值”两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分别获2003年和2004年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研究方向:内科学(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刘海涛,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血液内科工作。1994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 曾就职于唐山中医院。1996-1999年在天津中医学院攻读中医内科硕士,从事“中药诱 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1999-2002年在该院攻读中医内科博士,研究肺癌的中医 药治疗,并于博士学习期间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进修临床血液学一年。2002年博士毕业后就职于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了血液病的诊治,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目前承担科研课题多项,主要涉及血液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机制探讨,并在2002年后发表了10余篇论文。

史国辉,付主任医师,煤医附院肾内科付主任。1984。7-1989。8在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1989。8-1995。1唐山卫校附属医院内科工作;1995。1调到煤医附院肾内科;曾于1999。8-2000。2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病研修学习;2000。9-2003。8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读研期间参与了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活性水平的研究》。现正在进行河北省卫生厅资助科研项目《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到目前止已在国家和省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篇。参加学术交流论文4篇。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间质性肾炎;免疫风湿类疾病发病机理。

喻昌利,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1年7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3年7月获硕士学位,曾多次参加全国呼吸系疾病进展学习班,1997年12月至1998年12月参加天津市卫生局主办的第十七期胸腔内科专业医师进修班,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呼吸内科治疗和教学工作,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及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研究较深,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较深。撰写论文十余篇,多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主研方向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张惠英,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CTMR室副主任,一直从事影像诊断及科研、教学工作,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参编著作几部,现主研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16层螺旋CT在肺癌TNM分期中的应用及手术评价”等3项,2005年获华北煤炭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研究方向: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袁建新,1986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2001年获得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现任唐山市开滦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神经内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先后荣获多项省部、市科技奖励,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同行先进水平。2000年被唐山市委、市政府评为唐山市技术创新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河北省科技厅聘为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评审专家、2004年被评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2001年,在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下,在我市率先组织开展了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工作,成功完成了河北省首例颅内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主要研究方向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的形态和流态学改变与发病的相关机理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研究等方面。

赵丽君,本科毕业,开滦医院磁共振室主任,主任医师 ,教授 ,华北煤医附属开滦医院影像教研室主任。《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编委,唐山市影像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放射学会委员。从事影像诊断工作并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曾在北京、天津、日本国等地多次进修学习,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科研项目《多发性硬化MR特征与临床诊断价值》、《螺旋CT中耳三维内窥镜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生殖细胞瘤的综合治疗》分别于2002年、2005年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2000年被评为院级技术骨干;2004年被评为唐山市卫生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研究方向:1、脑肿瘤的弥散成像及波谱分析的临床手术指导意

义;2、脑白质病的磁共振影像特点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4、肝脏肿瘤的弥散成像ADC值测定与病理对照研究。

史美瑗,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现任唐山市开滦医院中西医结合肝胆病科主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胆病研究所副所长。唐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二十多年来从事研究和实践中西医结合诊治肝胆疾病。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和主持科研项目10余个。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五次。曾获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贡献奖”。研究方向简介和名称:中西医结合诊治肝胆疾病[含B超诊断肝胆疾病],侧重于胆石病的溶石、排石、震石、防石治疗和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治。

王希柱,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唐山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兼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理事,唐山市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在心血管内科的诊断治疗方面、心血管疾病急诊抢救等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合著两部医学著作,获得国家专利一项,在国内外医学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目前承担着河北省、河北省卫生厅、唐山市科研攻关项目共5项。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基础与临床

王明晓,男,1981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系,1998年晋升主任医师。1998年兼任中国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对AMI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美国获一等奖,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在德国获一等奖,作为主持人,获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三项,主编出版《内科急症的诊断与急救》、《心肺脑急诊医学》两部专著。在国内外发表管理论文六十余篇,主编出版《管理艺术研究》专著,获得省部级管理成果奖三项。王明晓现任中国煤炭总医院院长,国安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副主编,《世界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他是煤炭部级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次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医院优秀院长”、“全国十大优秀院长”。研究方向名称: 心血管、高血压病等。

王洪武,博士。现任北京煤炭总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及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国际生物治疗学会氩氦靶向治疗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间质病学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长期从事呼吸科工作,在肺癌、间质性肺疾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还擅长肝癌、食管癌等方面的诊治。近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项肿瘤微创靶向治疗技术,如氩氦刀、氩气刀、光动力治疗等。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五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参编专著11部,主编专著5部。研究方向: 1、尘肺;2、肺部肿瘤

柳景华,心血管专业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中德心脏中心主任、业务副院长。1988年大学本科毕业,在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工作。1991年首届中华医学基金会(美国)介入心脏病研修班毕业,师从著名介入心脏病学专家陈明哲、毛节明教授。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心血管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胡大一、任自文教授。擅长内科重症急救和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曾在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地医院参观进修学习。14年间帮助全国各地25家兄弟医院开展新技术累计100余次,独立完成介入性操作4000余例。担任《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编委和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青年论坛委员。曾获光华奖学金、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部十佳青年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心血管临床技能或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

王艳滨,超声影像专业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0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超声诊断专业至今。1997。9-2000。7从师于临床流行病专家韩向午、袁聚祥和徐应军教授,获取医学硕士学位;2001。8-2002。8参加河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修班,从师于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超声专家张武教授;2002。9-2005。7  从师于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专家陈敏华,获取影像医学专业医学博士学位,期间参加了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及超声造影诊断治疗课题组。擅长腹部、妇产科超声、小器官、血管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超声介入治疗等技术。发表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及国外论文数篇。承担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数项。参编《腹部疾病超声诊断图谱》一书。研究方向:肿瘤超声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

刘运秋,现任唐山市开滦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呼吸内科专业15年,现兼任中华医学会河北省呼吸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河北省职业病鉴定专家库成员、唐山市内镜管理委员会委员及唐山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等。近3年来已完成科研项目2项,先后荣获2005年度中国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煤炭工业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度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3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项)。近3年来在国家级杂志上共发表15篇论文,其中中华牌论文2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8篇。2004年被开滦医疗集团评选为开滦医疗集团第一届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先后荣获唐山市二等功、市级先进个人、市级优秀党员、开滦集团公司级优秀党员、开滦医疗集团级先进标兵称号;多次荣获华北煤炭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近两年来主持开展了8项新技术、新疗法。研究方向:1。尘肺的发病机制研究。通过对唐山市开滦煤矿工人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细胞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煤工尘肺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唐山市开滦煤矿工人汉族人群接尘个体其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差异,以期从基因水平阐述煤工尘肺易感性的遗传倾向,寻找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煤工尘肺易感性标志物,以此做为中国北方地区汉族煤矿工人中易感个体的预警和预防。2。COPD发病机制的研究。包括COPD患者对吸烟的基因易感性方面的研究。3.肺癌的早期诊断的研究。血清、胸水和BALF各种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的研究;及通过微创检查如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枪肺切割及针吸活检术、经皮穿刺胸膜活检术、纤支镜粘膜活检、BAL、TBLB、TBNA等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的研究等。

史丽萍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唐山开滦集团公司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河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第2、3届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内科分会第5、6届委员。河北省和唐山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唐山市糖尿病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聘为华北煤炭医学院内科学教授。1983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专业进修学习,1993年创建内分泌科并担任主任。1999年河北医大在职医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十几年来,为唐山市内分泌专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获市、院级奖励多项,2005年评为开滦医疗集团岗位带头人。在研项目多项,其中在ADVANE国际性的大型科研项目中担任开滦医院临床中心负责人。此项科研将会对全球性的高血压糖尿病治疗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发表专业论文、论著多篇,研究方向:①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②高血糖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③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常富业,中医内科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学科博士后。现任煤炭总医院老年病科暨干部医疗科副主任医师。1995-1998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攻读神经内科疑难病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8-2001年攻读中医内科学心脑血管病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9月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学家王永炎教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对内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病的诊治,进行了潜深研究,具有系统宽广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特别擅长心、脑血管病、神经内科疑难病和老年病的诊治。最常诊治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心肌炎;脑血栓、脑出血、顽固性失眠、偏头痛、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老年糖尿病、老年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等。对中西医结合干预久咳、汗症、妇科月经不调以及防治结石、肿瘤术后化疗也颇有研究。发表学术论著40篇,参编教材3部。参与了国家“973”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中医方剂关键理论问题”研究。系环渤海经济协作区上市药品再评价委员会成员。相继参与了3个中药新药的研发。新近开展了课题“玄府概念诠释”(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之子课题)和“从调控AQP4、CD-14及TLR4基因探讨中药利开灵治疗中风病脑水肿的作用机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金资助课题)研究。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及老年病的研究—毒损脑络研究、玄府理论研究、病络机制研究。

曾庆玉现任煤炭总医院主任医师,影像科主任,医院业务副院长。工作期间共发表各种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三项。曾获得全国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现为北美放射学会(RSNA)会员,北京市高评委专家库成员,[中国CT和MR杂志]编委,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学专家。研究方向1:脊柱和膝关节损伤的MR研究。2:肺栓塞的多排螺旋CT研究。3:早期脑梗死的高场磁共振研究。

陈春富,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神经病学博士。于煤炭总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先后在湘雅医院、宣武医院进修医学心理学、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擅长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控制、各类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治、卒中单元监护和治疗、颈动脉和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对神经科疑难病例的诊断以及脑损伤的修复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多年从事脑血管病、癫痫、痴呆方面的研究,熟练掌握多项实验室技术,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中枢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治疗以及脑血管病注册的临床和社区研究,至今仍坚持从事头痛、癫痫、白质脑病、抑郁症病例随访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获科研奖12项。主编专著多部,为军区级科学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军区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癫痫。

(五)外科学

程爱国男,59岁。1969年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1981—1983年留学于日本新泻大学医学部,师从于世界著名的手外科专家田岛达也教授,专攻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多年来,一直从事骨外科、神经外科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主要开展煤矿创伤、脊柱与脊髓伤病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20余篇,著书11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获得发明和新型专利5项。199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称号。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主任,兼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自从1994年单独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以来,共招收11届39名研究生,全部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毕业,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张柳,男,43岁,主任医师,教授,1994—1998年留学于日本新泻大学医学部,获博士学位。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近年来,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先后在国内外杂志或国际和国内骨科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8篇,其中SCI 12篇,获省部级二等奖两项,参编著作两部。目前从事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代谢性骨病及骨质疏松、脊柱外科。目前承担省、部、市级课题六项,指导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6名。研究方向:1骨质疏松临床与基础。2 骨组织工程学

白俊清,男,47岁,1983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临床骨外科专业至今,并担负医学院本科生的骨科学授课任务。1994年率先在唐山市将进口可吸收镙钉应用于临床治疗骨折,1996年又在唐山市率先开展了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放射介入治疗,1997年第一例进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附属医院由本人完成,1999年又首先引进国外带锁髓内针治疗长骨骨折。上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骨科在某些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次在国内进修、学习,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9篇,编写医学著作3部,获得国家专利5项。

王相利,男,42岁,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系,1993年7月于山东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多年从事骨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省部级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主要从事神经损伤与再生的研究,指导硕士研究生已毕业3名。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山东医药》编委。

刘英杰,41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并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七台河矿物局总医院,骨外科。1991年2月调入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任住院医师。1995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00年于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进修一年。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路南分院副院长。

赵文国,男,36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于华北煤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外科学硕士学位。多年从事骨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1部。曾荣获唐山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现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研究方向:1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的基础与临床。2骨组织工程学

陈国生,男,64岁,心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1965年7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 1983年1月—1985年7月在日本新泻大学留学。在国外发表论文4篇,完成科研课题一项。代表作是“主动脉外气囊反搏(EABP)的实验研究”,在国内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书三部,获省,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四项。现正从事省院级科研课题各一项。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从事胸心外科专业,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研究方向:(1)胸部肿瘤;(2)辅助循环

董驹,男,63岁,1969年毕业于原唐山煤矿医学院。原苏联出国留学归国人员。现任中华医学会唐山市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编委,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从事胸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共完成胸外科手术计3000余例次,以其手术精细,并发症少,疗效好见长。领导和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三项,分别为“人工气官腔内气管黏膜再生的实验研究”;“炭素纤维颗粒作为新型血管栓塞剂的实验研究”;及“肾被膜下区是否为免疫特殊部位的实验研究”皆获得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前二者获得河北省及原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分别发表在“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及“中华实验外科杂志”诸杂志上,参与“煤矿创伤学”专著的编写。因其科研贡献;曾获河北省煤炭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河北省唐山市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优秀教师诸称号。曾带多届研究生。  现带领研究生进行肺癌疫苗制作的实验研究,其中“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制作肺癌肿瘤疫苗的实验研究”该唐山市科研攻关课题已完成。已进行专家鉴定。认为其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研究方向为:胸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

张宇,男,59岁,主任医师,教授,《中华新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全科杂志》编委,唐山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984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至今,始终供职于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省辖三级甲等医院)心胸外科,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数年来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参编著作2部,获国家专利1项,市科技进步1等奖1项。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有省部级2项,市级1项。至今亲自指导研究生20余人,其中有的留校,有的博士在读,余皆分配在市级以上医院胸心外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心肌保护、心肌缺血性损伤和抗心肌缺血性损伤、心肌和心肌血管再生、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

李占清1989。7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89。7—至今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外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期间96。7-99。7华北煤炭医学院攻读外科学硕士,2000。1-2001。1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心脏外科。近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主要论著15篇。承担唐山市、医学院科研课题3项。“气动泵对急性左心衰犬辅助作用的实验研究”于1998年已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参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煤矿创伤学》一书第三编胸部外伤部分。主要研究方向:“左室辅助循环的实验研究”及“冠状动脉搭桥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王国臣,男,41岁,硕士学位。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唐山市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从事胸心外科工作、教学、科研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擅长胸部疾病的外科治疗。主研方向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北省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目前承担河北省科技攻关课题一项,唐山市科技攻关课题一项,华北煤炭医学院科技攻关课题两项。

李建珉男,43岁,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日本山形大学医学博士,河北省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20年。在颅内及椎管内肿瘤、颈椎病、椎间盘突出、脑积水、高血压脑出血以及重症颅脑创伤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开展弥漫性脑损伤、脑缺血后学习记忆行为功能、生物材料开发等研究。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院护理系副主任。目前被4家国家级核心期刊聘为编委。近年来先后完成或正在进行省市级科研课题1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发明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著有学术著作2部。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人,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0余人,考博5人,在读研究生10余人。

朱军,硕士,1984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9年。曾在上海医科大学及北京301医院神经外科进修,擅长各种颅内肿瘤尤其是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对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各种脊髓内肿瘤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三叉神经痛,癫痫的手术治疗,脑室镜治疗蛛网膜囊肿,脑出血,脑积水等方面均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在国家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市各级科研成果奖5项。2003年5月曾到日本学习PLD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赵光明,男,52岁,外科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肿瘤外科主任,唐山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审稿专家。1977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系,留校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987年河北医学院 “河北省卫生厅外科医师学习班”进修学习。擅长甲状腺、乳腺、消化道等肿瘤的诊断及各种类型手术治疗。其中乳腺癌根治再造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胃肠道中晚期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指导硕士研究生数名,主编《老年普通外科学》,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方向:乳腺癌手术方法改进及生活质量研究。

李晓强,男,43岁,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自1997年起,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已毕业10余名。从事泌尿外科工作21年,主攻方向是泌尿系统肿瘤,撰写有关论文20多篇, 在中华外科等杂志发表,受到河北省卫生厅、唐山市卫生局和华北煤炭医学院的表彰和奖励。研究方向: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复发的预防

高伟兴,男,39岁,1990年7月获得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学士学位,并留校从事医学基础教学工作,1994年1月调至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工作。1996年7月晋升为主治医师,1997年7月晋升为讲师。1998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修一年。2001年12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2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7月获得华北煤炭医学院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协助完成一项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并获得了唐山市科技进步2等奖。2000年和2002年自己主持了二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文章。

张国志,男,41岁,198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即到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从事临床,教授,科研工作,1993年9月晋升为主治医师(讲师);1996年9月—1997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和医院进修学习,1998年9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1年4月担任普外科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起被聘为普外科副主任。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参加“河北省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学习。2002年7月获硕士学位。2003年4月任普通外科主任。2003年12月晋升为主任医师。

张焱焱,男,38岁,医学硕士,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毕业后一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在腹部外科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短肠综合症诊治方面已具备了相当的功力,担任急诊科副主任以来,研究重点着中于急救医学外科、创伤及急腹症的诊治,研究方向是严重创伤、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与细胞凋亡。对此项研究多年来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及临床资料,在国外医学杂志发表译文“严重创伤、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与细胞凋亡”,严重创伤与细胞凋亡的研究在国内处与领先地位。多年来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完成本科及专科理论教学及生产实习工作,注重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目前承担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有一定经费来源,几年来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

张小平,女,50岁。1982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麻醉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麻醉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993年11月至1995年4月赴奥地利Graz大学医院进修吸入麻醉药药理学实验研究,在《欧洲麻醉学杂志》发表科研论文2篇。1996年5月至1997年8月在美国加州Loma Linda大学White医疗中心进修心脏手术麻醉。2001年晋升教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级专利2项,作为副主编出版《煤矿创伤学》。

徐卫国,男,39岁,肿瘤学博士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 。1991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从事外科工作至今 。1996。07-1997。07,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修,侧重于实体瘤的外科治疗。1997。09-2003。07,就读于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200。06获得硕士学位,2003。06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肿瘤外科临床与基础科研工作多年,在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纵隔肿瘤、消化道肿瘤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6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治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刘太平,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中德医学会河北分会秘书长。1982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疗系,1992年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主任,1996年公派赴德留学,1998年学成回国,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及视神经损伤,目前承担的省部级科研课题主要有角膜非接触、超广角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系统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兔间接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节细胞的修复作用等。

王林洪,198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工作;1992年考取北京医科大学眼科学硕士研究生,从事斜视弱视发病机理等课题研究,毕业后继续深入研究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的临床治疗及发病机理研究,发表论文十几篇,取得一定成效。

刘汝利,男,41岁,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唐山市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河北省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委员。1986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系,留校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与教学及科研工作。于1992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现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耳鼻喉科硕士学位临床实验室研究生,研究方向:耳神经学。课题位: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颞骨显微解剖等,为临床面瘫的定位诊断及早期、预后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并获北京医科大学优秀奖学金。于1995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继续从事临床与教学及科研工作。现承担华北煤炭医学院以及附属医院“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在面瘫的应用”等科研课题两项,发表论文25篇。

张松林,男,60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95年于德国律贝克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96年开始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现有在读研究生10余名,近五年发表论文20余篇。03年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市级科研立项4项,现兼任唐山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美学与美容学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美学与美容学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组织的修复与重建。

阚志生,男,42岁,1996年获外科学硕士学位,主任医师,2000年在香港大学医学中心玛丽医院外科研修神经外科临床技术,现任开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兼开滦医疗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医院党委书记、外科技术副院长。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八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唐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二届唐山市青年科技奖及第四届河北省青年科技奖。当选为亚洲神经外科学会会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河北省煤炭学会理事、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几年来有六项科研项目分别获煤炭部、北京市、唐山市科技进步奖。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综合临床医学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李宝兴,男,51岁,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太原市小店区人大代表,山西省特级劳模。1978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系,分配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至今,现任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物材料制药技术研究所所长。历年来从事放射医学专业研究,方向为生物组织移植材料开发应用,研究成果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表文章26篇,申请专利7项。现正致力于“十五”国防科研项目“辐射损伤、战伤所需生物移植材料的开发研究”,总经费达300万。

刘德群,男,主任医师。唐山市第二医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骨科医院),技术副院长,河北省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华北学组常委,擅长手外科、显微外科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以及创伤骨科的救治。近年来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所究方向:手外科、显微外科。

吴斌,男,44岁。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神经外科,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84年9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2004年5月。曾在国家中华级医学东志发表论文10余篇,并获得王忠诚医学奖励基金奖一次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次。已做各种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及儿童颅内肿瘤手术约2000余例。研究方向: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闫长祥,男,41岁,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1989年8月获医学学士学位。199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00~2003年师从王忠诚教授,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颅内肿瘤和颅底外科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从医十几年来,共完成各类颅脑手术4000余例,颅内肿瘤手术3000余例,其中完成听神经瘤200余例,肿瘤全切除率达96%,面神经保留率达90%,经额、经单鼻孔、经口-鼻-蝶手术治疗各种类型垂体瘤500余例,手术效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参译神经外科专著4部。研究方向: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张志刚,男,主任医师,河北省骨科学会常委,脊柱学组组长,唐山市第二医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骨科医院)院长,《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编委,参加临床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脊柱伤病的诊治及关节镜下微创外科,省市著名骨科专家,近年来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外伤,关节镜微创外科。

王志强,男,主任医师,唐山市第二医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骨科医院)技术副院长,河北省创伤外科研究所所长,河北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创伤学组委员,亚太地区外科组织库学会终身会员,《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副主编,擅长各类创伤,特别是严重复合伤的救治。近年来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研究方向:创伤修复、骨折愈合、骨移植替代材料。

孟祥靖,男,41岁,副教授;唐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和介入放射诊疗中心主任。致力于脑、脊髓血管病的外科与介入治疗研究十几年;曾到欧洲、日本、韩国交流学习,发表论文26篇(核心期刊10篇)。主要研究脑、脊髓血管病(出血性和缺血性)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神经介入治疗。

张东方,男,42岁。医学硕士,骨科主任医师。从事专业:骨科和显微外科。1985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先后在解放军89医院和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学习显微外科和骨关节外科。2003年晋升主使医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8篇,参编专业著作4部。完成省煤管局课题5项,主导完成3项均获市和省煤管局二、三等奖。目前研究方向:临床骨科解剖和创伤晚期修复(骨与骨膜移植)。

杨军,男,43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外科学(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副主任。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我国神经外科的创始人王忠诚院士及国内外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庆林教授。参加和承担了国家、部、市等10余项科研课题,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单位在国内首先进行了海绵窦及眶尖两部位及交界区的显微解剖及影像学的研究工作,某些领域的研究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第一作者文章在中华级杂志及省、部级杂志共2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3项。参马编写著作、译文 4部。现被聘为《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常务编委等。研究方向,颅底显微解剖与手术入路;脑血管疾病、脑胶质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李华,男,40岁,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唐山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1986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疗系,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从事肝胆外科专业16年,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两次去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修学习。对肝胆外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肝癌,肝血管瘤,肝门胆管瘤,胰腺癌,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治有独到之处。主研的“液氮冷冻治疗肝癌机制的研究”1992年获唐山市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液氮冷冻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对某些酶活性的影响”1994年获唐山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陈建国,曾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西京医院进修骨科及在日本国千叶县田村纪念病院研修整形外科(骨科)。在唐山市科技局申报“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获得批准。发表了“短暂缺血诱导骨膜成骨的实验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等文章。研究方向:骨骼具有再生能力,但有时再生功能丧失。因此,如何使骨骼恢复再生能力,是研究的方向之一。针对骨科顽疾骨延迟愈合、骨不愈合以及骨髓炎,从祖国医学方面入手,结合现代医学,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科学组方,促进骨愈合,缩短病程,防止肢体残疾。

邹西峰,男,40岁,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会员和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学会会员。1990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华北煤炭医学院流行病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第一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学博士学位。2000年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进修。2001年获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学会(Congress neurological surgeons,CNS)George Ablin国际奖学金的资助,200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疗中心神经外科进修。2003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进修。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颅脑损伤和胶质瘤的诊断治疗、本科生和研究生神经外科学教学以及骨髓源干细胞对脑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工作。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脑功能和重大疾病基础研究”课题工作。目前主持的 “功能组织定位技术在胶质细胞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科研项目对提高了胶质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程度、延长了病人手术生存时间和提高了病人手术后生活质量有较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国家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

王冀199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99年至2003年在德国柏林心脏中心(DHZB)外科学习工作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发表论著<<全生物制品的无支架主动脉瓣和同种异体主动脉瓣在急性感染性主动脉瓣心内膜炎的外科替换手术的预后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血管瘤>>、<<接受手术的三瓣化和二瓣化主动脉瓣膜患者的临床差异>>等;参与编写<<缺血性心脏病>>一书中心脏辅助,心脏移植等章节。现有课题《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先天性瓣膜畸形研究》及《冠状静脉动脉化研究》。电子信箱地址: jimhanswang@hotmail。com  研究方向为心脏及主动脉外科或临床技能。

孙劲文,男,35岁,医学博士,普外肿瘤科副主任医师。1994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学士学位),1998-2003年系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通外科临床技能型硕-博连读研究生。一直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擅长纤维胆道镜的手术应用。研究方向:糖尿病肥胖症的发病机理与外科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研究方向名称:1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刘爱英,女,汉族。临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70年5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内蒙古包头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于北京煤炭部总医院皮肤性病科工作。主要从事皮肤性病学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在皮肤病学专业方面有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基本功,能够正确诊治皮肤性病科的常见病和疑难病。科研方面,尤其对性传播疾病分子生物学病因诊断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国内首次开发性传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基因诊断芯片,其中两篇论文入选“第九届国际皮肤病大会”并进行了大会发言。同时也参与过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工作,如WHO合作项目“中国高危人群性传播感染流行情况调查”及“NIMH合作HIV/STD预防试验研究项目”的现场及实验室工作。已在国内外医学专业杂志上共发表论文数篇。研究方向1: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基因芯片的研建及开发。研究方向2: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实验研究

周正 82年本科毕业,85年获硕士学位,94年-97年赴日本东京女子医大留学并获博士学位。85年-2003年于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工作,9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4年调入北京煤炭总医院普外肿瘤科任科主任、主任医师。致力于消化道癌转移的预防和治疗研究,以中、英、日文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和国际会议发表40余篇论文,提出胆囊癌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学指标,消化道癌转移相关基因,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消化道癌转移,已应用于治疗和预防消化道癌转移的临床,得到国内外肿瘤外科同道的高度关注。研究方向:消化道癌症转移的预防和治疗

石殿鹏,男,42岁,医学博士,胸外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6年获山东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山东大学胸外科博士学位;2002~2004年师从黎介寿院士和景华教授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一直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擅长食管癌、肺癌和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研究方向:肿瘤血管形成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归的临床相关因素及其与外科治疗的相关性;以手术治疗为主的胸部肿瘤综合治疗。

翟宝进男,41岁,医学博士,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亚太地区介入神经放射学会会员。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CD 12篇,2篇被SCI收录,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具有深厚的神经外科基础、临床和科研能力,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年,现致力于脑血管病的外科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研究。

李辉 男,43岁,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中华陕西省肾病学会委员,中医肾病学会委员,器官移植学会常委,几年来所领导的科室完成肾移植病例在250例左右,个人主刀完成150例以上,手术成功率100%。1年带肾成活率达95%,尤其在肾移植后并发症的处理方面有独到见解。对于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病、急慢性肾衰,中毒、血液净化、肾脏移植及移植的基础研究等方面均有研究,近年来发表数十篇论文。研究方向:肾移植及相关基础研究;肾病内科,血液净化。

卢涛,男,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副教授。曾在第四军医大学学习工作16年,获得皮肤性病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全国重点学科)工作7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3篇,参编专著8部。研究方向1、白癜风;2、皮肤色素改变;3、痤疮。

张景华,40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唐山市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全面掌握肿瘤外科疾病(包括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如乳腺肿瘤,胃、肠、胰、脾、肠系膜等腹部肿瘤,及盆腔肿瘤的诊断、手术、根治性手术及综合治疗。主要兼职河北省肿瘤协会胃癌专业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进入核心期刊的论文6篇,在肿瘤诊断治疗水平上有突破性进展,主持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相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编号:972761600),获2002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有:1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唐山市科研项目3项。研究方向:乳腺、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

胡万宁男,42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唐山市肿瘤医院院长;兼任唐山市医学会副会长、唐山市抗癌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市政协常委。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及肿瘤外科工作二十年。有较突出的临床经验,在头颈肿瘤综合治疗、喉癌切除发音重建及头颈部手术术后修复方面具有一定专长。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各一项,在研科研项目:共4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合著医学著作一部,获得国家专利一项。研究方向:肿瘤外科基础与临床;口腔颌面外科基础与临床。

王斌,男,39岁,中南大学在读骨科博士。现为唐山市第二医院手显一科主任,从事骨外、手显外科工作。现为中华医学会河北省手外科学组委员及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华北分组委员。在省级以上杂志先后发表论文17篇,其中《拇收肌腱弓处尺神经卡压征的应用解剖》和《带分支静脉成型静脉移植修复肢体动脉损伤的临床研究》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皮下包埋法治疗末节离断伤的临床研究》已列为2005年唐山市科委计划内项目。研究方向:骨不愈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关节外伤致关节缺损的修复等。

曹凤宏,男,36岁。华北煤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泌尿外科工作十余年,对泌尿外科疾病,尤其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承担省部级、唐山市和华北煤炭医学院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出版专著(译著) 1部,主研方向是: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戴建军,男,49岁,华北煤炭医学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疗系,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载。于1992年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0余篇。主持、参加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荣获唐山市 “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河北省 “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研究方向:耳鼻咽喉科肿瘤与端粒酶。

范涛留美神经外科博士后;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1995年9月起,师从王忠诚院士,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攻读神经外科专业临床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留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脑干、颅底病区从事临床工作。于2000年9月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做博士后2年,师从现为美国哈佛大学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主任的Arthur L。Day教授;其间,接受了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Robert Jr。 Rohton教授主持的国际“显微神经外科颅底手术入路和显微技术”培训,持美国继续教育委员会认可证书。2005年1-3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神经外科做临床访问学者,师从国际著名脊髓脊柱外科专家Richard G。 Fessler教授,研修微创脊髓脊柱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曾获1998年、1999年王忠诚医学奖励基金二等奖;入选1999年北京市科技新星,临床研究课题多次获国家及北京市级奖励,在国际及国内学术刊物发表神经外科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多部。研究方向:微创脊髓脊柱显微外科手术技术。

孙炜,男,1963年7月出生,医学博士。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主任医师。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垂体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颇有特色,在实践中总结提出的在没有术中X线定位条件下,利用局部解剖关系进行手术定位的方法,解决了限制该手术开展的关键问题;在实践中对传统的经蝶窦垂体腺瘤手术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特别是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使垂体腺瘤手术非常安全和简单,手术时间只需半小时左右。这些定位和手术入路方法已逐渐成为许多医院垂体腺瘤手术的基本标准。已完成经蝶垂体腺瘤手术近2000例。在神经外科手术特别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面也颇有建树,手术原则掌握准确,操作精细。近几年来年手术量均在300例以上,手术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对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抢救,特别是合并严重水盐代谢紊乱等的治疗具有独到的观点和经验。先后发表20余篇专业文章,参编专著5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研究方向:颅内肿瘤

赵刚 ,男,43岁,主任医师,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河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唐山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常委、秘书长,唐山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唐山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唐山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唐山市自然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从事肿瘤外科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及临床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多项,其中2项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科研课题已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方向:乳腺与腹腔肿瘤外科及其综合治疗。

刘远廷,男,40岁,副主任医师,临床外科学博士。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腹腔与乳腺肿瘤外科主任,唐山市人民医院腹腔与乳腺肿瘤外科学科带头人。唐山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连续从事肿瘤外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并且多次于国内外知名医院留学进修。特别是2004由河北省卫生厅公派留学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多伦多总医院(Toronto General Hospital)腹腔外科。回国后开展了多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有二十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有两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方向:消化系统肿瘤基础与临床外科。

曲家富,男,46岁,主任医师。1985年7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疗系,获学士学位,同年7月到唐山市第二医院从事临床骨科工作。1998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并任小儿骨科副主任。2001年任足外科主任、唐山市足踝外科研究所、唐山市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心主任。现为第四届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医疗专家委员、唐山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成员。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一部,获得省、市及局科技进步奖共3项。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目前承担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3项。研究方向:足踝外科,足部外伤修复和功能重建。

陈长河,附属唐山市骨科医院创三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普通外科,胸外科,创伤骨科临床工作24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对创伤骨科新的理论和先进技术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且每年都有发挥和创新。特别是应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手术治疗上有新的突破。对多发伤,复合伤的急救及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主研人。项目名称:经耻骨截骨入路行后尿道吻合术预防永久性尿道狭窄。采用经耻骨截骨入路,直视下行尿道吻合手术使断裂的尿道一期获得修复,又可二期切除狭窄的尿道瘢痕,重新吻合尿道。完全解决了尿道狭窄的难题,解除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为社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方向:创伤骨科。

曹立瀛,男,1964年10月出生,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开滦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主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胆病研究所副所长,河北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统一评标专家库专家,河北省三三三工程人才。2000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香港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学习。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目前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胆道生理通道的重建、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方式的改进、肝内外胆道结石的综合治疗等。研究方向:肝胆胰外科。

(六)妇产科学

韩萍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1992年—1995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攻读硕士学位,获肿瘤学硕士。1997年赴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部研修。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目前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30余篇。《大剂量联合化疗对妇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哺乳期妇女骨量变化的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研究领域: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的探讨。

侯灵彤,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妇产科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一直从事优生优育及不孕不育的诊断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承担两项省级科研课题,两项市级科研课题,获河北省科技成果一项,获河北省煤炭工业厅一等奖一次。已发表论文21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主要研究方向:生殖内分泌与不孕、不育。

邢军 女 主任医师,教授,妇产科副主任,硕士,1998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获硕士学位。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学习。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20年。开展了数十例宫腹腔镜诊治及数百例腹腔镜的手术。宫颈疾病的阴道镜检查近百例,为宫颈病变的规范诊治提供了依据。现担任省级科研5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2项。发表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10篇。主要研究方向: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研究、妇科内窥镜的应用及宫颈病变的诊治。

夏凤艳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1988年7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2000年6月获硕士学位。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进修一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目前承担《循证医学在妇科的应用》等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其中《哺乳期妇女骨量变化的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10篇。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腔镜应用及妇科肿瘤的防治。

李桂荣,女,主任医师,教授,市管专家,附属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享受国家政府特贴,担任河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唐山市主任委员,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六项,发表论文30余篇。多年从事高危妊娠、妇科冲瘤、微创手术的工作。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

吴维光,男,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妇产科博士学位。本人从事妇产科工作多年,对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化疗和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经验。研究方向: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机理和综合治疗。

陈燕,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4年7月于华北煤炭医学院本科毕业留校,进入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2003年7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获临床流行病硕士学位。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作为河北省卫生厅选拔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研修。200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2003国际骨质疏松大会被评为青年学者三等奖,2005年12月被批准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在国内外医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妇科肿瘤。

余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89年7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03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获硕士学位。从事妇产科临床和教学16年。2001年作为河北省选送的第二批“国内访问学者”在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进行访问研究。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8余篇,其中“阴道镜指导下IFN-α对宫颈CIN的治疗”在德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宣读并获得好评。多年从事妇产科临床与教学,并曾担任德国留学生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学习期间的临床见习翻译工作。研究方向:宫颈癌的细胞及组织病理学。

(七)护理学

田喜凤,医学博士,教授。护理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华北煤炭医学院教学名师”、“唐山市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师”、“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委员会理事”。讲授护理心理学、护理英语、护理科研等课程,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12部。主持、参加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荣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唐山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研究方向:病原生物的细胞骨架及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护理教育及护理管理的研究。

李建珉医学博士,教授。护理系副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曾留学日本攻读博士学位。“第四届河北省优秀发明者”、“河北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人选”、“唐山市第四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华医学会中国神经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神经外科分会常委”。讲授外科学、外科护理学、护理科研等课程,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4部。主持、参加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荣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唐山市 “科技进步”奖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研究方向:脑创伤与脑缺血的研究;急重症护理的研究。

陈长香医学学士,副教授。护理系教研室主任。从事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先后到协和护理学院、北医护理学院、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等院校进修或师资班培训学习。曾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女职工”、“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科技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讲授护理研究、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等课程。近三年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等参编教材6部。主持、参加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8项。荣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河北省教育厅优秀论文二等奖。指导护理本科生科研课题20余项,两人次项获河北省大学生科技作品二、三等奖,8人次项获学校大学生科技节特、一、二、三等奖。学生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研究方向:老年疾病护理研究;护理管理研究。

邢凤梅医学学士(在读硕士),副教授,。护理系教研室主任。从事护理教育20余年,先后到协和护理学院、北医护理学院进修学习,目前正在日本山形大学护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曾获“优秀教师”等称号。讲授护理学基础、护理导论、社区护理学等课程。近三年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等参编教材4部。主持、参加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荣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指导护理本科生科研课题多项,学生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研究方向:老年疾病护理研究;护理教育研究。

吴庆文,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护理系教研室主任。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日本山形医疗专门技术学校进修学习。讲授过康复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护理研究、健康教育学、社区护理学、神经病学等课程。参编清华出版的《社区护理学》。主持、参加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老年康复护理研究;护理管理研究。

石荣光,女,主任护师,医学学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研修班研修班毕业,现任唐山市第二医院副院长,主管护理工作。工作成绩显著,先后5次记功、记大功,20多次被评为院级、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医德医风标兵、岗位明星,院、市级优秀护士,市级护理标兵、市级精神文明及学雷锋先进个人、市级“百优青年”及“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明星”、省级护理标兵、唐山市第四批拔尖人才等称号,主持和参加多项科研课题,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独立撰写有价值的论文28篇。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与护理管理。

(八)口腔临床医学

李金源,男,43岁,教授,主任医师。198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口腔医学系,获学士学位,硕士研修班结业,曾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毕业20年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承担本科生口腔医学专业6门课程及部分研究生课程。在口腔颌面创伤与修复、牙槽外科整形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专业论文24篇,核心期刊6篇。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副主任,主持口腔医学系工作。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1部,参加编写《口腔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1部。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华北煤炭医学院优秀教师、唐山市优秀教师;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师协会会员。《中国工业煤炭医学杂志》主审专家。现承担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唐山市科技局项目、硕博基金项目、院级科研课题等6项。研究方向:口腔颌面外科整形修复、口腔颌面创伤治疗等。

戚孟春,男,35岁,博士,副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于2005年获四川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在研省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获省级科技成果1项。近年来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1篇,核心期刊8篇。主要从事骨组织的基因和细胞工程再造、牵张成骨和牙种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研究方向:骨组织工程和牙种植。

吴文慧,女,36岁,硕士,副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口腔系,于2005年获华北煤炭医学院口腔临床流行病学硕士学位。先后参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3项,在研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院级青年基金项目1项,获部级科研成果1项。近年来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8篇,核心期刊9篇。主要从事修复体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研究方向:牙列游离缺失的修复治疗。

王琳,女,汉族,46岁,1983年7月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口腔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口腔系教授,副主任医师。曾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研究室学习。多次获省、市、院级奖励。在研项目多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研究方向:涎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

(九)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袁聚祥,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1978年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医学专业,1985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中心留学,获Diploma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200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院长。先后承担和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原煤炭部、河北省及唐山市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为全国职业流行病学学组的组长。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10余部。从1995年开始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已经有近30人获得了硕士学位,10余人考取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了学生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多年来致力于流行病学的推广与普及的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为学院及区域的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与提高做出了贡献。主要从事职业流行病学和职业人群主要传染病的防治研究。

徐应军,男,1956年生,教授,198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卫生专业,硕士学位,现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主任、华北煤炭医学院科技处处长。先后承担和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原煤炭部、河北省及唐山市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为全国职业流行病学学组的副组长。从1996年开始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重点是临床流行病学专业,已经有近70人获得了硕士学位,为临床输入了大量具有流行病学基础的科研型人才,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了学生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徐应军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流行病学的推广与普及的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为学院及区域的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与提高做出了贡献。主要从事肿瘤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张之玮,女,1952年生,教授。1976年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医学系。从教30年,1989年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副主任,1991年至今任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所培养的硕士生得到用人单位好评,有的考取博士生。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一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两项;主持完成院级科研课题3项。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始);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第一完成人,2002年;第三完成人,2004年)。研究方向:慢病流行病学。

冯福民,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博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授,现任预防医学系副主任。1996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近10年来,先后参加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在中英文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方面具备较深的造诣。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染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

王国立,男,1967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副教授,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自1991年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本科毕业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近几年来共发表本专业科研论文20余篇,论著2部,承担市、院级科研课题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疾病负担研究、疾病统计和死因分析。

尹素凤,女,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现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从1990年至今一直从事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各层次学生的卫生统计学教学工作,为该学科在医学科研及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普及作出了贡献,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部级及院级科研项目,曾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二完成人)、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第四完成人)。在国内各级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参与编写本专业书籍4部。主要研究方向为疾病统计与疾病监测、慢病流行病学。

张天哲,女,1970年生,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03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及传染流行病学的科研工作。近年来共发表本专业科研论文近10篇,论著1部,承担市、院级科研课题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染病流行病学。

   李建明男,53岁,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发表专业论文95篇、出版专业著作20余部。主要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唐启群,男,1968年10月出生,硕士学位,副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99年9月就读哈尔滨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班,高质量地完成了题为《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实施与效果评价》的研究生论文,于2003年6月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在教务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并承担部分教学工作,1998年3月开始,主要负责临床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工作,1998年~2002年任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长。2002年任教务处教务科科长,2003年任华北煤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兼教务科科长。在研项目11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教材6部。主要研究方向:管理流行病学。

张志坤,男,1968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目前承担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同时参加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重点课题三项,参加华北煤炭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近几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篇。主要研究方向:药物流行病学。

范雪云,女,1953年出生,教授,现任预防医学系副书记、副主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主任,1997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赴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部研修,获省、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称号、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学院科技工作突出贡献奖。2005年被评为唐山市自然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主要从事环境与呼吸系统疾病、环境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基因多态性与尘肺的关系、尘肺病防治和辐射损伤的遗传学效应等研究在本专业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主持完成“煤矿工人职业性多发病研究”、“尘肺遗传易感性研究”、《辐射人员染色体损伤、免疫功能下降与质脂过氧化》等省部级课题。参加“煤工尘肺发病因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预防保健措施对煤工尘肺生活质量的影响”(煤炭部课题)、“茶多酚治疗煤工尘肺疗效评价”(煤炭部协作课题)、“职业紧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青藏铁路修建者高原危害防护措施研究”(部级横向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4篇,近5年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0篇。《尘肺遗传易感性研究》2004年获中国煤炭科学进步三等奖,《辐射致DNA 损伤、免疫功能下降与脂质过氧化研究》2004年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原铁路修建工人健康状况调查》2004年获第三届吴执中职业医学奖励基金三等奖。目前承担的主要课题有《个体易感因素在尘肺发病作用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辐射人员染色体损伤、免疫功能下降与质脂过氧化》(河北省科技厅022761131),《粉尘作业高危人群易感指标筛检》(中国煤矿尘肺治疗基金会2006-16),可支配科研经费25万元。现担任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审专家、《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环境与呼吸系统疾病、环境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姚三巧,女,1964年2月出生,教授,医学硕士,现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科副主任。1999年被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近4年承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课题1项、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课题2项、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市科委、省卫生厅及学院科研课题4项,作为主研人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可支配经费17万元。发表论文56篇,获科技进步奖4项,参教材2部,出版著作4部。2002年被聘为第一届职业心理与紧张学组委员,2003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聘为“同行评议专家”,同年被评为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被聘为中煤劳保学会职业医学专业委员会及全国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同年被评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担任《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英文编辑。研究方向:职业因素与应激关系的研究。

李君,女,1965年6月出生,教授,医学硕士,现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科副主任。1999年被聘为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承担原煤炭部、省及学院课题5项,参加课题8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2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近4年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在预防医学核心杂志上发表9篇,并参加了“预防医学”教材、“环境毒理学手册”的编写工作,被聘为河北省环境卫生学会理事、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肿瘤。

刘和亮,男,1968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后。1986年入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学习,199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考入本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授权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课题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赵金垣教授指导下进行,研究方向为化学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2000年考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继续在赵金垣教授指导下进行博士研究生工作,先后承担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申请和主要科研工作。2003年毕业后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部(PACCM, UPMC, Pittsburgh, PA, USA)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所做项目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资助的哮喘研究。2005年7月回国。目前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8篇,目前承担课题2项,可支配经费13万元。研究方向为化学中毒机制研究环境与呼吸系统疾病。

陈志远,男,1946年6月出生,主任医师。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北戴河煤矿工人疗养院)从事职业病临床工作,自1991年开始对煤工尘肺患者实施肺灌洗治疗,已熟练掌握大容量全肺灌洗方法,并创立了双肺同期灌洗新技术,治疗3000例患者。目前承担“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病煤工尘肺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课题,2004-25),“大容量肺灌冼术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丢失、提取及回输的研究”(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2005-02)。可支配经费30万元。发表和出版肺灌洗治疗方面的论文(著作)20余篇(部),双肺同期灌洗技术在技术方法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3年荣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任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副秘书长,全国职业性肺部疾病学组副主任委员,健康监护学组委员,中国疗养医学杂志副社长,中国煤矿医院管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煤炭分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职业病临床研究。

王广增,男,1951年生,教授,中共党员。现担任预防医学系主任、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学科带头人。在日本留学期间获日本国SENKOSEI证书。1994年开始从事硕士研究生指导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完成著作和教材5部、获科研成果3项。目前承担在研项目4项、经费10余万元。担任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煤炭分会副主任委员、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审等职。主要从事分子毒理学、临床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姚林,男,1958年12月出生,教授。198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现担任预防医学系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学科主任。留学于美国西雅图大学。在教学一线工作20多年,主讲《卫生毒理学》、《系统毒理学》、《药物毒理学》、《医学实验动物学》等课程。近年来,在卫生毒理学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专著两部。曾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现参与国际合作项目3项,主持省级课题一项,院级课题2项。1996年开始从事硕士研究生指导工作,已有10余名研究生毕业,有4名考取国家重点院校及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毒理学、临床毒理学,主要从事天然抗氧化剂抗肿瘤及调节免疫机制的研究。

张艳淑 女,1970年出生,副教授,博士。1990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后到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工作,1997年考入本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于2000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博士后研修。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于2002年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2003年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曾主持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级课题一项,院级课题3项,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分课题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毒理学和生殖毒理学。

王学生,男,汉族,1964年出生,硕士。1986年毕业于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任预防医学系卫生毒理与卫生化学学科副主任。分别于1994年6月和1999年10月,取得讲师、副教授任职资格。1999年9月参加哈尔滨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2001年7月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近5年来先后参加省部级、院级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从2002年起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已有四名研究生按期毕业并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分析毒理学和药物毒理学的研究工作。

韩刚,男,1957年生人,教授,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4年任化学教研室副主任,2002年任药学系主任。唐山市九届政协常委,中国煤炭药学会副秘书长,毕业后到华北煤炭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主讲《药剂学》、《药事管理学》、《药用高分子学》、《体内药物分析》等课程。1988年在北京医科大学进修。主编出版《医用化学》、《分析化学》教材两部。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利用表面活性剂提高姜黄素的提取率》等论文十余篇。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毒理学。

周瑞华,女,1956年12月出生,硕士,教授。1982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 1993年考取北京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研究生,199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去日本留学一年,研究方向妇幼营养与健康。2001年晋升为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十余项科研课题,出版论著一部;发表论文19篇,其中“妊娠期妇女核黄素营养水平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研究”获第二届苏祖斐奖励基金营养学术奖;2001年主持的河北省科技攻关课题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项。1998年被选为河北省食品专业专家库成员、唐山市营养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人体营养。

    宁鸿珍, 女,1959年12月出生,教授。1983年毕业于包头医学院预防医学系,1985年调入本院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现任教研室副主任。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学习。多年来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向是特殊营养及保健食品的研发,主要对特殊行业的工人从生化、代谢等方面进行了营养状况和能量消耗、水盐代谢及维生素B1、B2、C的需要量的调查研究。并根据专业特点开发预防煤工尘肺以及适用于其它特殊工种的保健饮品和保健酒。在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本专业书籍3部(其中教科书2部);近年来主持并参加多项省、市、院级科研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参与的课题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被选举为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专业组委员、河北省营养学会理事、唐山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特殊营养及保健食品的研发。

唐咏梅,女,1965年3月出生,硕士,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就职于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1994-1997年在职读本院流行病专业硕士研究生。近年来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向是必需营养素与健康,主要内容为①必需或微量元素缺乏的调查、补充干预、对免疫功能和疾病及体质发育的影响等;②人群营养问题和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及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监测和评价等。2003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至2006年曾带营养流行病、临床流行病和慢病流行病等方向研究生7名。1997-2006年主持过部、省、市和学院课题12项,撰写论文30篇,其中20篇为核心期刊第一作者论著;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1完成人)和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被评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唐山市自然科学学科领军人物和唐山市优秀教师。研究方向为营养流行病学。

庞淑兰,女,1965年生,教授,现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教研室主任。1989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6年获流行病学硕士学位。近5年来先后承担和参与了9项省、部级及院级科研项目。同时有2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各级刊物上。从2003年开始研究生培养工作,已有10来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参加工作。研究方向:儿童保健与妇女保健。

陈妍华,女,1956年出生,主任医师,现任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院长。2003年6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近5年来在国内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奖成果10项,其中8项为省部级奖。目前承担3项科研课题,其中2项为省级课题。主要研究方向是妇女生殖健康与保健。

武英,女,35岁,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3年3月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非预防专业的预防医学以及社会医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工作期间先后发表论文20篇,参编著作(教材)1部,主持科研项目6项。主要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法规、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

钟明,男,主任医师。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现任北京煤炭总医院职业病防治与创伤救治处处长。在32年职业卫生的管理与研究工作中,对我国职业卫生与安全,特别是煤炭系统的职业卫生与安全的历史沿革、方针、政策、基本状况和学科进展十分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煤炭部工作期间亲自主持和参与了大量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科学研究项目,参与起草、制定了一批卫生行政工作的条例和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规范和指南,为我国煤炭系统的职业卫生与安全事业的发展及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现担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委、中国防尘防毒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中国煤矿医院管理学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华创伤学会、中国煤矿创伤学会副会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常委。研究方向:职业卫生。

张本,男,教授。硕士。现为附属开滦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部,目前承担科研课题2项,多次获省市级奖励。研究方向:环境因素与应激。

(七)中医内科学

喇万英,男,58岁,中医学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医学系主任、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1976年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中医学系,从事中医内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30余年,主讲《中医内科学》等主干课程。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病,临床疗效较高,尤其在中医血证研究方面很有造诣, 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应用中药治疗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脂肪肝的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31篇,出版专著16部,获国家专利2项。研究方向:中医血证研究、中医肝病研究。招生人数:6人

张树峰,男,51岁,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附属医院党委书记。1976年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中医学系,1987年毕业于河北师大。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对中医心身疾病的研究很有造诣,临床疗效较高。从事肾脏疾病防治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科研及教学水平,发表医学学术论文25篇,出版专著8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目前承担省级科研课题3项。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肾病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研究。   招生人数:6人

王志文,男,51岁,教授、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中医学系,20多年来一直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风湿性疾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6篇,出版医学著作7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唐山市科技进步奖1项,华北煤炭医学院成果奖2项。主持“麝香乌龙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获国家煤炭工业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主研人之一所研制的腰痛宁胶囊获得新药证书及批准文号,并由承德中药厂生产,现年产值近亿元。主持研制的麝香乌龙丸,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骨折软组织挫伤、腰腿痛等近6万人次,创造经济效益经百万元,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研究。     招生人数:6人

刘玉洁,女,52岁,教授、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中医系,现为中医全国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仲景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胸痹急症协作组河北分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河北省优秀中医。平时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并注重科学研究。近年来,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30余篇,并出版著作6部,获省厅、市科委科技进步奖10项,目前承担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及省级课题科研项目6项。主研方向:中医心病的研究。     招生人数:3人

包巨太,男,48岁,教授、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历任唐山二十二冶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医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等职,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从事中医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基础数据研究。      招生人数:3人

杨宝元,男,51岁,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曾任唐山建设医院院长,唐山卫校附属医院副院长,唐山商业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唐山市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唐山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市管专家。28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发表论文22篇、论著一部,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 8项,其中“血栓灵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与实验研究” 、“咳喘宁治疗慢支临床与实验研究”, 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他6项获得省卫生厅和市科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研究方向:中医心脑血管病研究。            招生人数:3人

宋素英,女,48岁,中医学教授、主任医师,1977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妇科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及经验,在月经病、不孕不育、妇科炎症等治疗上有独特之处,擅长治疗月经病,尤其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自创并研制的“参芪止血胶囊”经过几十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并被列为河北省课题进行重点研究。出版医学专著3部,发表论文23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目前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两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月经病、不孕不育病研究。     招生人数:3人

李继安,男性、43岁,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委员、河北省针灸经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实验动物学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脑血管病、神经损伤、糖尿病、老年退行性关节病、痤疮、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在研项目多项,多次获省市级奖励。十几年来,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中风病研究。

赵刃,女,1957年生,教授,主任医师。1977年考入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始在唐山中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曾任中医内科、急诊科、肾内科主任。现任门诊部主任兼肾内科副主任。82年起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王国三,系统地学习王老的临床经验。1996年在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治疗中心进修一年,并赴杭州中医院学习全国名中医王永钧诊治肾脏疾病经验,2005年被遴选为河北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从医20余年撰写省级以上期刊杂志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级科研成果1项,市级1项,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王国三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1。王国三名老中医经验研究;2。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

(十)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时力华,男,50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已发表论文35篇,出版著作9部,主持科研项目9项。主要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法规。

冯振翼,男,44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先后发表论文17篇,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9部,主持科研项目9项。主要研究方向:卫生经济管理、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

蒋炳武,男,51岁,教授。美国依利诺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副院长。已发表论文23篇,出版著作6部,主持科研项目8项。主要研究方向:卫生经济管理、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

关维俊,男,46岁,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先后发表论文21篇,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5部,主持科研项目7项。主要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法规、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

赵郁馨,女,58岁,教授。现任国家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信息研究室主任。已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4部,主持科研项目19项,在中国卫生总费用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水平。主要研究方向:卫生经济管理。

朱勇,男,41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系,法学硕士,教授,现任华北煤炭医学院副院长。近三年来发表论文18篇,主持科研项目4项。主要研究方向:医事司法研究。

张卫东,男,45岁,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曾参加哈尔滨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管理系主任,教授。现承担省、学院科研课题各一项。出版专著4部,在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研究方向: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卫生政策与改革。

蔡久志,男,58岁,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政教系,武汉大学高师培训班两年,教授,管理系副主任。曾获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省级社会科学论文二等奖、部级三等奖等奖项。现承担省课题5项。出版了《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管理学原理》、《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相关方权利保障概论》、《医疗保险基金监督与管理》等多部专著,并在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改革、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

张更路,男,40岁,本科毕业于北师大教育系,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大计算机系,教授,信息技术学科主任。2000年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 2003年学院科技优秀奖。现承担课题国家级一项、省级二项、学院课题一项。先后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希望电子出版社主编出版专著多部,并在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上发表多篇专业文章。研究方向:医学信息管理。

安国斌,男,48岁,硕士,教授,数学教研室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参加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论著4部。多次受到学院、唐山市教委的表彰。研究方向:数学模型在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志红,女,39岁,哈尔滨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教授。现承担省科技厅课题3项,省社科联1项,学院课题2项,完成科研课题9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7部。研究方向: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卫生经济管理。

崔玉明,男,41岁,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管理学硕士。法律系副主任,教授。现承担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唐山市软科学项目两项,学院课题一项。参加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卫生法学》的编写,出版专著一部(合著),其他著作和论文20余(部)篇。研究方向:医事司法制度、法理学。

黄晓鹂,女,51岁,教授、研究馆员,医学文献检索教研室主任,现任图书馆馆长兼信息中心主任。担任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期刊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高校期刊工作委员会主任。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现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各一项,2003年获学院科技优秀奖。主编出版了《医学信息学教程》、《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我国期刊工作研究》等著作1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9篇。研究方向:医学信息管理与利用。

刘双林,男,55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院长,正高级政工师、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基层卫生领导管理工作,发表有关医院经营发展方向、医院改革、医疗质量管理、医德医风建设、领导者的能力和作用等方面论文多篇,出版《现代妇幼保健院管理实践与探讨》专著1部,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奖。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医院改革。

  • 张春洋评价
  • 2015-09-17 09:30
老师,您好,我是2013级口腔医学的专科生现在在医院实习,我想专接本,接贵学院,请问我能接什么医学专业,麻烦您了!
  • 张春洋评价
  • 2015-09-17 09:30
老师,您好,我是2013级口腔医学的专科生现在在医院实习,我想专接本,接贵学院,请问我能接什么医学专业,麻烦您了!
  • 张晓颖评价
  • 2011-04-12 17:10
我想问贵校的专升本情况
  • 丁炎坤评价
  • 2010-06-24 21:44
了解有没有本科
  • 游客评价
  • 2022-12-31 17:00
听说这个学校获得了很多教委的奖励,是真的吗,有了解的吗?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南路57号
  • 电话:
    +86-315-3725361
同类型学校
香港公开大学 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 解放军边防学院 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同城学校
桓台县邢家中学 石家庄市栾城区段家营小学 灵寿县南营乡黄土梁小学 灵寿县塔上镇刘家村小学 灵寿县塔上镇东菅村小学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我也来对学校发表评价关闭
我对该学校的评价:
0
评价500
验证码: 看不清 换一张
提交 (匿名发布,无须担心别人知道您的身份)
学校免费发布信息关闭
我们审核后会尽快展示,如有图片请发邮件到:edu63@foxmail.com

姓      名:

内      容: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填写需求信息关闭
我们会根据您的需求匹配并审核留言

姓      名:

意向城市:

留      言: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完善补充本文信息关闭
非常感谢您帮助完善补充本文信息


 换一张

确认提交